[发明专利]防坠系统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7043.2 | 申请日: | 201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欧文·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奇韦斯公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A62B35/04;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郑霞 |
地址: | 英国威***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安全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坠系统安全装置(fall arrest system safety device),尤其是一种包括滚筒(drum)、典型地包括能量吸收设备的装置,安全绳用于滚筒上,能量吸收设备用于吸收防坠情形下的能量。
防坠系统用于防止高空作业的人员遭受由于坠落导致的伤害。防坠系统通常指的是高空安全系统或阻坠系统。经常地,此类系统包括被设置为从固定结构悬挂于头顶的所谓的安全保护部件(safety block)。此类设备典型地包括安全绳缠绕于其上的滚筒;设置为防止滚筒以高于预定旋转速度旋转的速度响应机构;和能量吸收装置,能量吸收装置被设置为当速度响应机构被启动时,如果产生超过预定阈值的载荷,则能量吸收装置就被激活。能量吸收装置典型地为摩擦制动设备或可塑性变形的金属条设备,金属条设备在展开过程中塑性变形以吸收能量。
现在提出一种改进的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防坠系统中使用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
安全绳滚筒,其安装用于旋转,且安全绳缠绕于其上;
退出设备(exit arrangement),其用于使安全绳退出该装置;其中退出设备被设置为允许安全绳在一系列不同的退出位置退出该装置。
安全装置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安全装置附接至支撑结构的附接装置。有利地,附接装置包括定位于安全装置的上部部分的区域内的悬挂装置,安全装置可由悬挂装置悬挂。
本发明尤其适合于其中提供重绕或重缠机构(rewinding or re-spooling mechanism)的装置,重绕或重缠机构被设置以在安全绳内没有足够的张力来放出绳的情况下起作用以旋转所述滚筒从而将所述安全绳重绕至所述滚筒上。
有利地,该装置还包括能量吸收装置,能量吸收装置被设置为根据安全绳内预定张力的施加而展开以吸收施加到绳上的能量。
安全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响应于滚筒的旋转速度的速度响应接合机构,在超过滚筒的预定旋转速度时,速度响应接合机构被激活以接合滚筒(或连接至滚筒的构件)以便抑制滚筒的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退出设备可有利地包括长形槽。长形槽优选地从下端延伸至上端。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长形槽优选地以拱形的样式从槽的下端延伸至槽的上端。
其中该装置包括位于安全装置上部部分区域内的悬挂装置,安全装置可由悬挂装置悬挂,槽优选主要位于安全装置的一侧(当由悬挂装置悬挂时)。
有利地,当安全绳的端部收回进入装置时,槽作为引导件以提高安全绳的退出位置。为了该目的,安全绳可包括安装的停止部件,比如护套或短截的部件(bob element)。
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绳引导部件可有利地安装以相对槽被可滑动地保持,并提供引导件,绳可通过该引导件穿过退出设备。在此实施方式中,可以优选的是,可滑动地安装的绳引导部件包括绳引导孔,安全绳被设置为穿过绳引导孔。
根据另一方面,安全绳装置包括位于安全装置上部部分的区域内的悬挂装置,安全装置可由悬挂装置悬挂,退出设备允许绳从装置侧面的多个退出位置退出。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防坠系统中使用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
安全绳滚筒,其被安装用于旋转且安全绳缠绕于其上;
重绕机构,其被设置以在安全绳内没有足够的张力来放出绳的情况下起作用以旋转滚筒从而将安全绳重绕至滚筒上;
退出设备,其用于使安全绳退出该装置;其中该退出设备包括长形槽,且当重绕机构将安全绳朝其最大的限度重绕进入装置时,安全绳退出槽的位置沿着槽移动。
本发明现将仅仅以示例的方式且参照附图做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是落入本发明范围之外的防坠系统安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为示范的目的示出;
图2至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装置的示意图;
图9至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奇韦斯公开有限公司,未经拉奇韦斯公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7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