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7426.X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7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中江一浩;浅子孝裕;信田政春;畑良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蝶理株式会社;住江织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5/24;B32B7/14;B32B15/085;E04D5/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材 用透湿 防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作为屋顶底材使用的透湿性和防水性优良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房屋的屋顶底材,多使用含浸有沥青的布帛。该含浸有沥青的布帛具有防水性、尺寸稳定性好、物理强度大、敲设钉时在钉轴周围的钉孔的密封性好这些方面有着优势。
但是,上述含浸有沥青的布帛由于含有沥青,20m左右的卷材就具有超30kg的重量,因此存在施工时的操作性非常差的问题。另外,上述沥青含浸布帛几乎没有透湿性,施工后屋顶下的湿气不散发,还存在由于望板(日文原文:野地板)所含水分而易于发生腐蚀的问题。另外,施工后,由于冷暖温差,沥青含浸布帛易于发生劣化、伸缩,因此,经过一定时间后,钉轴周围、敲钉部分的钉孔密封性容易降低。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中,代替上述以往的沥青含浸布帛,作为屋顶底材,提出了在布帛的表面层叠具有伸缩性和粘合性的树脂层,进一步在其上层叠粘合性小的树脂层而成的屋顶底材。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聚乙烯膜的上面粘接上面具有防滑层的无纺布,在上述聚乙烯膜的下面粘接上面具有由高吸水性聚合物构成的溶胀层的无纺布,由此而成的建筑用防水片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692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63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屋顶底材,敲设有钉时的钉孔密封性不充分。
另外,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建筑用防水片材,虽然敲设有钉的状态下的透水试验中,经过24小时后没有发生水浸透而维持良好的防水性,但是在冷暖温差或湿度的高低差等更严酷环境条件的负荷之后,钉孔密封性未必能维持充分的水平,因此,期望开发出一种即使在更严酷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维持充分的钉孔密封性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而开始研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即使经历严酷环境条件也能维持优良的钉孔密封性、可充分地防水并且透湿性也优良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手段。
[1]一种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积密度为0.01g/cm3以上的无纺布层;
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的上侧的、具有防水性和透湿性的多孔性聚烯烃膜层;以及
将上述无纺布层和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粘接的、俯视条件下为多根线状的树脂大致平行状地配置而形成的通气性粘接树脂层,
其中,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中的线状树脂的宽度是0.5~3mm,相邻的线状树脂之间的隙间的宽度是0.1~1mm。
[2]如上述1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特征在于,上述线状树脂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含浸于上述无纺布层。
[3]如上述1或2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中,相邻的线状树脂彼此沿其长度方向部分地熔合。
[4]如上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上述通气性粘接树脂层是使用通过挤出机将热塑性树脂熔融挤出为丝状的材料而形成的树脂层。
[5]如上述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上述无纺布层由纺粘型无纺布或熔喷型无纺布形成。
[6]如上述5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上述纺粘型无纺布是聚烯烃制。
[7]如上述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在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的上侧,层叠在合成树脂膜上蒸镀金属蒸镀膜而成的多孔性隔热层。
[8]如上述7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在上述多孔性隔热层的上侧层叠有合成树脂保护层。
[9]如上述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在上述多孔性聚烯烃膜层的上侧层叠有热塑性树脂膜,在该热塑性树脂膜的上侧设置有蒸镀光泽金属材料而成的金属蒸镀膜,在该金属蒸镀膜的上侧层叠有在透明的热塑性树脂中混合遮光粒子而成的表面保护层,在这些热塑性树脂膜、金属蒸镀膜和表面保护层所构成的隔热·防眩功能层中,形成有多个贯通厚度方向的贯通孔。
[10]如上述9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其中,上述遮光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300nm。
[11]如上述9或10中所述的建材用透湿防水片材,上述遮光粒子是氧化钛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蝶理株式会社;住江织物株式会社,未经福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蝶理株式会社;住江织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7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用户交互控制电子设备的功率级
- 下一篇:一种监测煤质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