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组的搭载结构及燃料电池组的搭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7941.8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正木大辅;片野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K8/00;B60L11/18;H01M8/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电池组 搭载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结构,用于向车辆搭载燃料电池,其中,具备:
燃料电池组,具有层叠的多个单体电池和配置在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层叠方向的两端的第一及第二端板;
第一压缩机,向所述燃料电池组供给氧化气体;及
平板状的散热器,用于对在所述燃料电池组内循环的冷却介质进行冷却,
所述燃料电池组以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所述层叠方向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二端板位于比所述第一端板靠所述车辆的前方且上方处的姿态配置,
所述散热器沿着所述第二端板配置在比所述第二端板更靠所述车辆前方的位置,
所述第一压缩机在所述燃料电池组的下方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板这双方以总计三点以上的点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
还具备第二压缩机,该第二压缩机用于调节所述车辆室内的温度,且该第二压缩机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压缩机上下方向的尺寸,
所述第二压缩机配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组的下方且比所述第一压缩机靠后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其中,
还具备覆盖所述第一及第二端板中的至少一方的防水外壳,
所述防水外壳具备:
孔,用于供将所述防水外壳所覆盖的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压缩机相互固定的固定部件通过;及
突出部,包围所述孔的周围,向所述防水外壳所覆盖的所述端板侧或所述第一压缩机侧突出,具有弹性,在所述防水外壳所覆盖的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压缩机通过所述固定部件被固定的状态下,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与所述端板或所述第一压缩机相接。
4.一种方法,是向车辆搭载燃料电池的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a)准备燃料电池组、第一压缩机和平板状的散热器的工序,
该燃料电池组具有层叠的多个单体电池和配置在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层叠方向的两端的第一及第二端板,
该第一压缩机向所述燃料电池组供给氧化气体,
该散热器用于对在所述燃料电池组内循环的冷却介质进行冷却;
(b)以如下方式将所述燃料电池组、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车辆的工序:
所述燃料电池组以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所述层叠方向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倾斜的姿态且以所述第二端板位于比所述第一端板靠所述车辆的前方且上方处的方式配置,
所述散热器沿着所述第二端板配置在比所述第二端板更靠所述车辆前方的位置,
所述第一压缩机在所述燃料电池组的下方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板这双方以总计三点以上的点进行固定,
所述工序(a)具备:
准备分别在至少一部分具有直线状的一边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端板的工序;
在所述直线状的各边分别处于下方的姿态下将所述第一及第二端板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并将所述多个单体电池和所述第一及第二端板按照所述层叠的顺序排列的工序;及
将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以及所述第一及第二端板结合而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的工序,
所述工序(b)包含在与所述一边不同的部位对所述燃料电池组进行支承,并将所述第一压缩机以与所述各一边相接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板固定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79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