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流量气缸套冷却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8203.5 | 申请日: | 201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7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鲁·M·贝格翰;达恩·H·迪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F02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段斌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气缸套 冷却 通道 | ||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气缸套,包括:
圆筒体,其构造为容纳活塞组件,所述圆筒体包括构造为选择性地与发动机膛接合的主体部分;以及
上凸缘,其构造为将所述圆筒体支撑在所述发动机膛内;
其中,所述圆筒体限定了邻近所述上凸缘的起伏状冷却通道,所述起伏状冷却通道限定了围绕所述圆筒体的整个周部延伸的单个冷却剂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起伏状冷却通道部分地限定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沿轴向起伏的冷却剂流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起伏状冷却通道部分地限定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沿径向起伏的冷却剂流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起伏状冷却通道包括围绕所述周部的一系列凹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起伏状冷却通道至少包括上排凹口和下排凹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上排与所述下排相对于所述气缸套沿轴向交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缸套,其中,围绕所述气缸套的整个周部,所述上排与所述下排沿所述气缸套的轴向交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上排的每个凹口相对于所述下排的各个凹口围绕所述圆筒体在周向偏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上排的每个凹口限定了围绕所述圆筒体的周部的周向延伸量,并且所述下排的每个凹口从所述上排凹口沿周向偏移大约所述周向延伸量的一半的最大值。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起伏状冷却通道包括位于每个凹口之间的轴向肋。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每个所述凹口限定了半圆形表面。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每个所述凹口限定了相对于所述圆筒体的外表面变化的径向深度。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包括与所述起伏状冷却通道分离的构造为容纳冷却剂液流的第一冷却通道。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凹口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凹口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气缸套的轴线沿轴向彼此偏移的至少两排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缸套,其中,所述至少两排中的每一排具有相同数量的凹口。
17.一种形成气缸套的方法,包括:
设置具有上凸缘的圆筒体;
围绕所述圆筒体的周部形成第一排切口,所述周部邻近所述上凸缘;
围绕所述圆筒体的周部形成第二排切口,所述第一排中的每个切口和所述第二排中的每个切口形成相对于所述圆筒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径向深度和基本相同的周向长度的凹口;以及
使所述第一排和所述第二排共同形成基本起伏状的冷却通道,当所述圆筒体容纳在匹配的发动机膛内时,所述冷却通道限定围绕所述圆筒体的周部的单个流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第一排和所述第二排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圆筒体沿在轴向彼此交迭。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第一排的各个凹口形成为绕所述圆筒体的周向与所述第二排中相关联的凹口彼此交迭。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材料去除工具形成所述第一排切口和所述第二排切口,所述材料去除工具限定了与各所述切口的半径相对应的材料去除表面。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材料去除工具形成为大致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公司,未经马勒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2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合冲压机连杆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折病人病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