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侧面压力传感器控制可致动约束设备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8297.6 | 申请日: | 2010-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5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符积萍;叶焕文;S·他那蓬阿托姆辛猜;R·伊尔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TRW汽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R21/01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莉莉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侧面 压力传感器 控制 可致动 约束 设备 方法 装置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Foo等人于2009年2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390,081的优先权,其主题内容通过引用全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车辆可致动乘坐者约束设备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是,用于使用侧面压力传感器控制车辆可致动乘坐者约束设备。
背景技术
可致动乘坐者约束系统用于在车辆碰撞的事件中帮助保护车辆的乘坐者。这样的可致动乘坐者约束系统可以包括可充气乘坐者约束设备,例如气囊,以在侧面冲击碰撞中帮助保护车辆乘坐者。
Foo等人转让给TRW公司的美国专利No.5,935,182披露了使用虚拟感测来区分车辆碰撞状况的方法和装置。同样由Foo等人转让给TRW公司的美国专利No.6,520,536披露了使用车辆侧面安装的加速度计控制乘坐者侧面约束设备以提供改善的侧面保护功能的方法和装置。还是由Foo等人转让给TRW公司的美国专利No.6,529,810披露了基于横向加速度使用多个阈值控制可致动多级约束设备的方法和装置。Foo等人转让给TRW汽车公司美国有限公司(TRWAutomotive U.S.LLC)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6/0255575披露了使用XY侧卫星加速度计控制可致动约束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侧面压力传感器控制车辆可致动乘坐者约束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可致动乘坐者约束设备的装置包括:碰撞加速度计,感测车辆位置上的碰撞加速度,并提供表示车辆位置上的碰撞加速度的第一碰撞加速度信号。侧面压力传感器感测位于车辆的侧面的腔室中的压力,并提供表示位于车辆的侧面的腔室中的压力的侧面压力信号。控制器响应于第一碰撞加速度信号和侧面压力信号,致动可致动乘坐者约束设备。控制器确定第一加速度值的移动平均值,第一加速度值的移动平均值包括根据第一碰撞加速度信号确定的在基本上与车辆的纵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加速度的移动平均值。控制器确定压力值的变化,压力值的变化包括根据侧面压力信号确定的腔室中的压力的变化。当第一加速度值的移动平均值超过第一阈值以及压力值的变化超过第二阈值时,控制器致动可致动乘坐者约束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可致动乘坐者约束设备的致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感测车辆位置上的碰撞加速度,并提供表示车辆位置上的碰撞加速度的第一碰撞加速度信号的步骤。该方法还包括感测布置在车辆的侧面的腔室中的压力,并提供表示位于车辆的侧面的腔室中的压力的侧面压力信号的步骤。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加速度值的移动平均值的步骤,第一加速度值的移动平均值包括根据第一碰撞加速度信号确定的在基本上与车辆的纵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加速度的移动平均值。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压力值的变化的步骤,压力值的变化包括根据侧面压力信号确定的腔室中的压力的变化。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一加速度值的移动平均值超过第一阈值以及压力值的变化超过第二阈值时,致动可致动乘坐者约束设备的步骤。
附图说明
通过考虑下面对本发明和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清楚,其中:
图1是具有由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控制的可致动乘坐者约束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具有图1的装置的侧面压力传感器的驾驶员侧门的截面图;
图3是具有图1的装置的侧面压力传感器的乘坐者侧门的截面图;
图4是图1的装置的电气示意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所使用的控制逻辑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逻辑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所使用的控制逻辑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逻辑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所使用的控制逻辑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RW汽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TRW汽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