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能在水下枢转的驱动单元的船用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8345.1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5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费尔南多·加拉托;保罗·卡塔潘;安德烈亚·托尼翁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5/125 | 分类号: | B63H5/125;B63H21/3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车文;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水下 驱动 单元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船用驱动器。
背景技术
由类型限定的DE 699 33 288 T2(EP 1 708 850 B1)已知一种船用驱动器,所述船用驱动器具有布置在船体中的上驱动单元和布置在船体外的下驱动单元,其中,至少下驱动单元以相对船体能枢转的方式支承,其中,上驱动单元的输入轴能由驱动马达驱动,其中,螺旋桨能由布置在下驱动单元中的从动轴驱动,其中,垂直布置的驱动轴通过上锥齿轮传动装置与上驱动单元的输入轴以及通过下锥齿轮传动装置与下驱动单元的从动轴驱动有效地连接,以及其中,具有将上驱动单元和下驱动单元相互连接的润滑油流道,其中,润滑油可以注入到上驱动单元中,也可以通过该上驱动单元导出。
这种结构类型的船用驱动器的优点在于,可以由船体内部实现将润滑油注入和排空。因此,润滑油更换相对于其它船用驱动器而言无需更多耗费地在干船坞中进行。但仍存在进一步改善这类船用驱动器的需求。这尤其涉及到在润滑油储存方面以及在船用驱动器内导引润滑油的腔室或导管的构造方面的结构性措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即,以如下方式对这类船用驱动器进行改进,即,使得在该船用驱动器中例如在首次加注或润滑油更换时,实现润滑油的简单的导入和导出。此外,应当实现简单的且在机械上可靠的润滑油导入以及润滑油储存,所述润滑油导入以及润滑油储存尤其持续承受来自船的振动和驱动器振动的负荷。此外,应当存在排气可能性,以便在填注润滑油时可以排出来自导油的腔室的空气。最后,船用驱动器应当以如下方式构造,即,使润滑油可以发生温度引发的体积变化,而不会使润滑油非本意地从船用驱动器泄漏出或造成其它损害。
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得出这些任务中的至少一个的解决方案,而有利的改进方案和设计方案可由从属权利要求获得。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驱动器,船用驱动器具有布置在船体中的上驱动单元和布置在船体外的下驱动单元,其中,至少下驱动单元以能相对船体转动或者说枢转的方式支承,其中,上驱动单元的输入轴可以由驱动马达驱动,其中,至少一个螺旋桨可以由分派在下驱动单元中的从动轴驱动,其中,垂直布置的驱动轴通过上锥齿轮传动装置与上驱动单元的输入轴以及通过下锥齿轮传动装置与下驱动单元的从动轴有效驱动地连接,以及其中,具有将上驱动单元和下驱动单元相互连接的润滑油流道,其中,润滑油可以注入到上驱动单元中,并且也可以通过上驱动单元再次导出。此外设置的是,上驱动单元的至少一个润滑油流道通过柔性导管与润滑油容器连接,所述润滑油容器布置在上驱动单元的区域中。
按照另一种设计方案作如下设置,即,至少一个润滑油容器与上锥齿轮传动装置或该上锥齿轮传动装置的传动装置壳体相间隔地布置。通过这种措施可以实现的是,来自船用驱动器的振动不可能直接到达至少一个润滑油容器。
此外,为了能够随时且简单地确定在至少一个润滑油容器中的润滑油液位,还可以作如下设置,即,润滑油容器具有至少部分透明的壳体。此外,壳体的透明度使船上的工作人员根据润滑油的外观就能确定在润滑油中是否存在水,以及必要时确定在润滑油中的水含量有多高。
润滑油到船用驱动器中的导入或从船用驱动器中的引出均在上驱动单元区域内进行,在该上驱动单元内同样构造有至少一个能封闭的排气流道,用于将空气从船用驱动器的导油的腔室中引出。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润滑剂容器上的所提及的柔性导管与构造在上驱动单元的传动装置壳体的壁内的润滑油流道的自由端连接。优选的是,在传动装置壳体内的这种润滑油流道以其另一个端部与在上驱动单元的承载结构的壁内的润滑油流道连接,该在上驱动单元的承载结构的壁内的润滑油流道朝着垂直的驱动轴的方向并朝着下驱动单元的方向引导。在此,如根据实施例说明的那样,传动装置壳体和承载结构彼此刚性地连接,从而使得承载结构承载传动装置壳体和上驱动单元的其它构件。
在能封闭的排气流道方面可以作如下设置,即,该排气流道构造在上驱动单元的承载结构的壁内。
此外,按本发明的船用驱动器的一个特征是,在上驱动单元的所提到的承载结构内布置有能由电动马达转动的、空心圆柱形的毂,该毂与下驱动单元的空心承载翼板(Tragfinne)牢固地连接。在此,将上驱动单元和下驱动单元驱动有效地连接起来的前述垂直的驱动轴在毂中以及承载翼板中同轴地被容纳,并且在这两个构件中均通过滚动轴承支承。
此外有利的是,在能相对船体转动的承载翼板的靠近毂的区域内构造集油腔,该集油腔通过去转动/转动脱离与上驱动单元的承载结构的壁中的位置固定的润滑油流道流通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