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和印刷油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8759.4 | 申请日: | 201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川濑滋;博多宏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8/34 | 分类号: | C08G8/34;C09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香 改性 酚醛树脂 及其 制造 方法 印刷 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和印刷油墨。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印刷机的高速化,存在大量的油墨烟雾从印刷机飞散、印刷时的作业环境恶化的问题。作为改善该问题的方法,可列举有:使油墨树脂高极性以赋予导电性的方法、使其高分子量以提高油墨弹性的方法等,然而通常在降低油墨雾化量的同时,存在降低光泽度的倾向。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使用印刷油墨用石油树脂组合物的方法,然而仅石油树脂很难满足多种多样的油墨性能(参考专利文献1)。并且,作为印刷油墨用树脂采用使用了碳原子数为10~20的烷基苯酚和酸催化剂的重均分子量为3~25万的松香改性苯酚树脂的方法,然而由于该树脂无法满足各种油墨性能,从而缺乏通用性(参考专利文献2)。并且本申请人提出了通过减少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中的低分子量成分,来降低雾化量同时提高光泽的方法,然而,需要进一步改善(参考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7-339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2836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2387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维持油墨各项性能(干燥性、乳化性等)的情况下不影响印刷物的光泽并且可降低印刷油墨的雾化量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和含有上述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印刷油墨。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着眼于作为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成分的松香类所包含的树脂酸成分,并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使松香类所含有的二氢贝壳杉酸为特定量,可解决上述问题,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征为通过使含有二氢贝壳杉酸0.4%~10%的松香类(a)、酚类与甲醛的缩合物(b)以及多元醇(c)反应而制得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一种特征为使含有二氢贝壳杉酸0.4%~10%的松香类(a)、酚类与甲醛的缩合物(b)以及多元醇(c)反应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制造方法;以及一种特征为含有该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印刷油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在维持油墨各项性能(干燥性、乳化性等)的情况下不影响印刷品的光泽并且降低了印刷油墨的喷雾量的印刷油墨用树脂。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印刷油墨用树脂特别推荐作为胶印单张纸油墨(单张纸油墨)、胶印转轮油墨、报纸油墨等胶版印刷油墨用树脂使用,除此之外,还可适用于作为凸版印刷油墨用、凹版印刷油墨用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是指,含有使含有二氢贝壳杉酸0.4%~10%的松香类(以下,简称为(a))、酚类与甲醛的缩合物(以下,简称为(b))和多元醇(以下,简称为(c))作为必要成分进行反应而制得的物质的物质。
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分(a)只要是含有二氢贝壳杉酸(dihydroagathic acid)0.4%~10%的松香类即可,无特殊限定,可使用公知的物质。如果二氢贝壳杉酸的含量超过10%,则有可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被高分子量化并产生不容物质,如果二氢贝壳杉酸的含量少于0.4%,则易引起雾化。另外,二氢贝壳杉酸的量优选为3%~10%,更加优选为3%~9%。并且,二氢贝壳杉酸的含量可利用气相色谱仪(GC)通过峰值面积的比来求得。具体而言,能够通过相对于树脂酸峰值面积的总和100%的峰值面积比(%)来求得。
由于二氢贝壳杉酸为二羧酸体大多存在于印度尼西亚产脂松香和越南产脂松香中。因此,使用这类脂松香时,可直接使用。然而,在由于国产脂松香的大份分中不含二氢贝壳杉酸所以使用了二氢贝壳杉酸含量少的脂松香时,例如特开昭51-131899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中,需要添加单离后的二氢贝壳杉酸并调节二氢贝壳杉酸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8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