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含环烷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彩妆化妆品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9214.5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3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三井田淳;奥山雅树;柿沢英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高丝 |
主分类号: | A61K8/81 | 分类号: | A61K8/81;A61K8/31;A61K8/89;A61Q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环烷 丙烯酸 共聚物 化妆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含环烷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彩妆化妆品(メ一クアツプ化粧料,make-up cosmetic),详细地,涉及含有可溶于轻质流动异链烷烃等挥发性油剂的含环烷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彩妆化妆品,优选涉及唇用化妆品、睫毛用化妆品、眼线用化妆品。
背景技术
1)关于丙烯酸系共聚物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代表的丙烯酸系树脂由于可形成透明且硬的皮膜、加工性也良好,因此作为有机玻璃材料或涂料材料而被广泛地利用。然而,丙烯酸系树脂极性高,虽然可溶于丙酮、甲苯、乙酸丁酯或氯仿等的有机溶剂,但不溶于轻质流动异链烷烃或异十二烷等的链烷烃系溶剂,在这样的体系中难以将丙烯酸系树脂作为皮膜形成剂应用。特别是在化妆品中,上述那样的有机溶剂的使用受皮肤安全性上、或配方剂型上的制约,其使用受限制,因此,期望开发在化妆品中可通常使用的链烷烃系溶剂或聚硅氧烷系溶剂可溶的丙烯酸系树脂。
例如,提出了:一种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该化妆品含有丙烯酸-聚硅氧烷系接枝共聚物,所述丙烯酸-聚硅氧烷系接枝共聚物是通过将在分子链的单侧末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聚二甲硅氧烷化合物与以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主体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得到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一种化妆品,其特征在于,该化妆品含有换算为固体成分为1~60重量的水性聚合物乳剂,所述水性聚合物乳剂以具有可聚合的双键的含环烷基的单体与具有可与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的单体共聚的双键的单体为构成成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一种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嵌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嵌段的嵌段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嵌段由式CH2=CH-COOR2[式中,R2表示C4至C12的环烷基]的至少一个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式CH2=C(CH3)-COOR’2[式中,R’2表示C4至C12的环烷基]的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得到,第二嵌段由丙烯酸单体、以及至少一个具有20℃以下的玻璃化温度的单体得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此外,也有关于由(共)聚合物(A)和有机溶剂形成的丙烯酸系漆组合物等的报道,所述(共)聚合物(A)为将在乙烯基单体中以10重量%以上的比率含有丙烯酸环烷基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的乙烯基单体(共)聚合得到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进而,近年来,申请人开发了含环烷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丙烯酸系共聚物是通过将单体聚合得到的,所述单体含有:(A)含环烷基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与(B)具有碳原子数为8~12的直连或支链的烷基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和/或(C)单侧末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大分子单体,在构成单体的总量中,成分(A)的配合量为50~90质量%,成分(B)和/或(C)的配合量为10~50质量%,并且,在25℃下,至少30质量%的该丙烯酸系共聚物溶于轻质异链烷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但是,该文献在本发明主张的优先权基础的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即2009年2月27日前在日本申请,在2009年2月27日之后公开。在该文献中,虽然记载了含环烷基的丙烯酸系共聚物能够用于化妆品,但是特别是关于唇用化妆品、睫毛用化妆品、眼线等代表性的彩妆化妆品没有具体地公开。
2)关于彩妆化妆品(メ一クアツプ化粧料,make-up cosmetic)
作为彩妆化妆品,有口红、润唇膏等的唇用化妆品、睫毛用化妆品、眼线液、粉底霜、腮红、遮瑕霜等,特别是,在它们中,本发明对适合的唇用化妆品、睫毛用化妆品、眼线用化妆品的以往技术进行以下说明。
2-1)唇用化妆品
以往,作为耐水性、耐油性、化妆持续效果或防止二次附着效果良好的唇用化妆品,可举出几种配合了有机聚硅氧烷树脂和挥发性油分的化妆品。例如研究了:配合了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平均分子量的有机聚硅氧烷树脂和挥发性油分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将挥发性油分、溶解于挥发性油分的聚硅氧烷树脂等的防水性聚合物、分散于挥发性油分的蜡(wax)、以及与挥发性油分相溶的非挥发性油分配合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高丝,未经株式会社高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