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电机单元、振动电机及使用振动电机的透镜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9885.1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2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志贺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腾龙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G0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电机 单元 使用 透镜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单元、振动电机及使用振动电机的透镜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适合用于小型的驱动装置中的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作为光学设备和家电设备等、具备可动部分的各种装置的驱动源,可使用电机。而且,随着光学设备和家电设备等的高性能化、小型化,而要求驱动机构小型化和高输出化。针对这种需求,通过使用小型的直流齿轮传动电机,并连接该小型的电机和多级的减速机,从而获得输出如大型电机这样的转矩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关于将正反驱动电机的旋转力向驱动对象传递的电机减速机构,使多个齿轮自如旋转地支承,并通过以相互传递旋转的方式而啮合的齿轮,从而将齿轮带向旋转中心轴方向而获得减速比,由此实现配置空间的紧凑化。然而,由于在具备这种减速机构的驱动装置中,为了使用多个减速机,而需要减速机的设置空间,所以需要确保较大的电机的设置面积。而且,存在下述课题,即,具有由于使用多台减速机而产生的间隙,从而停止精度恶化,而且,产生较大的减速机的运转声音。
因此,提出一种使用了超声波电机等的振动电机的驱动装置。振动电机具备产生预定的振动的振子、以及与该振子摩擦接触的被驱动部件,并且使振子的运动传递至被驱动部件从而转换为驱动机构的运动。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种使用振动电机以作为透镜镜筒中的合焦动作的驱动源的光学系统驱动装置。该专利文献2公开的振动电机采用下述结构,即,具备以自如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输出轴的外周面的基座部件上的输出轴,并将具有驱动力取出部的振子、和使该振子的驱动力取出部加压接触在输出轴的外周面上的加压部件搭载在基座部件上,通过加压部件,振子被压接在输出轴侧,从而使振动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输出轴侧。这种振动电机与专利文献1等中使用的直流齿轮传动电机相比,能够在不使用多个减速机的条件下,提高转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683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41825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41825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具备针对近年来的小型化、高性能化的可动机构的制品中,对于驱动机构要求进一步的小型化。由于在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的这种技术中需要较大的电机整体的设置面积,所以无法应对这种需求。对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作为运转机构的驱动源的电机的省空间化,从而即使在设置面积受限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的高输出电机。
而且,在振动电机驱动时,振动电机的振动向该振动电机的设置部周边传递,从而容易产生部件的晃动等。此外,还出现下述课题,即,在驱动时产生热量,而给周边机构的动作带来影响。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超声波电机中,振子单元被粘结固定在外壳上,在专利文献3的振动电机中,将振子安装在平板状的基座部件上。因此,存在下述课题,即,超声波电机的振动和热量容易直接传递至周边机构,并且给该周边机构的动作和耐久性带来影响。例如,像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这样,当将超声波电机应用在照相机透镜在镜筒中的透镜的合焦动作中时,超声波电机的发热以及振动通过基座部件而传递至镜筒侧,从而产生了透镜的停止精度的恶化。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作为可动性部件的驱动机构,而提供一种实现了设置空间的紧凑化且防止了驱动源的振动和发热的影响的驱动机构,以应对小型化和高性能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努力研究后的成果为,通过采用以下的振动电机单元、振动电机以及透镜驱动装置,从而达成了上述课题。
本发明涉及的振动电机单元,其通过使振子振动并利用该振动从而传递动力,其特征在于,具备:振子;加压机构,其向预定的方向对所述振子施力;第1基座部件,其对所述振子以及所述加压机构进行保持,而且,所述振子以及所述加压机构被保持在,于该振子与该加压机构之间夹持有所述第1基座部件的位置处。
本发明涉及的振动电机单元,更加优选为,具有对所述振子进行保持的振子支座,且将该振子支座保持在所述第1基座部件上。
在本发明涉及的振动电机单元中,更加优选为,所述加压机构具备:弹性件,其在与所述振子被施力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进行伸缩;加压引导部,其与所述弹性件相连接且与振子抵接,而且,通过该加压引导部而使弹性件的施力被传递,从而对由于该振子的振动而产生的动力进行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腾龙,未经株式会社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净化用催化剂
- 下一篇:基于基因条形码的生物物种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