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0052.7 | 申请日: | 201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刚大;福田完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05 | 分类号: | B60R21/205;B60R21/231;B60R21/2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气囊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那样,已知一种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和产生用于使该气囊膨胀的气体的充气机。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气囊具有凹部状的袋,当该气囊展开时,该凹部状的袋用于避开朝后安装在副驾驶席上的儿童座椅等的障碍物。该袋形成为在气囊展开时向下开口。在构成袋的袋部的上部,缝合有带(strap)的一端。该带的另一端缝合在所述气囊的上部内表面。当气囊展开时,该带维持袋的袋部的形状。
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气囊,若在副驾驶席上安装有上述儿童座椅等的障碍物,则当气囊展开时,该儿童座椅的顶部会进入气囊的袋内,由此,气囊能够顺畅地展开,能够充分保护幼儿。
但是,构成袋的气囊的袋部,隔着带缝合在气囊的内表面上。因此,若带的零件增多,则为了隔着带将袋部接合在气囊上,需要进行两个部位的缝合。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气囊,具有气囊左半体、气囊右半体、以及将上述左右半体连通的基端室。
专利文献2的气囊,由内侧基布、左外侧基布、右外侧基布、以及基端侧基布合计4片基布构成。通过将这4片基布相互缝合而形成的凹部对乘员进行约束。上述气囊构成为通过增大气囊与乘员的接触面积、增大乘员向前后方向的可移动量,由此,使约束力变得合适。
但是,构成气囊的4片基布,是剪裁成规定的形状的部件。缝合时,需要将这4片基布复杂地折弯、使之组合并相互缝合,不得不成为复杂的构造。而且,由于通过整体形状来调整约束力,所以对于在坐席上存在障碍物等的情况以及身材不同于一般体型的矮小的乘员或身材高大的乘员等的应对存在改善余地。
因此,希望有一种气囊装置,其构造简单,并且当气囊膨胀展开时,能够适应身体的大小不同的各种乘员或落座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7461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4933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气囊装置,构造简单且能够适应各种乘员或落座物,并能够以较小负荷发挥约束力。
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具有:气囊;为使所述气囊展开而产生气体的充气机,所述气囊包括:主袋体;形成在所述主袋体的下表面上的开口部;从所述开口部向所述主袋体内延伸的小袋体;将所述小袋体的一部分从所述主袋体的内侧以规定长度进行接合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设在当所述气囊展开时的所述气囊的上表面、后表面、或左右侧面上,所述上表面、后表面、或左右侧面被引入所述小袋体侧从而形成槽部。
优选所述小袋体从所述气囊的下表面到所述接合部连续地形成。
优选所述接合部形成在所述主袋体的多个部位上。
优选所述接合部沿所述气囊的展开方向形成。
优选所述开口部在所述接合部处与所述气囊的外方连通。
优选所述小袋体从所述开口部向上方延伸,且具有从构成所述接合部之一的分支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限制布。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气囊具有主袋体和小袋体。小袋体具有朝向主袋体的下表面的开口部,在存在障碍物等的情况下,对象物通过该开口部进入到主袋体的内侧,由此,能够降低从气囊向对象物的负载输入。而且,由于上述气囊由主袋体和小袋体这两个部件构成,因此,能够将该气囊制成简单的构造。
而且,由于具有将小袋体的一部分在规定长度范围内接合在主袋体上的接合部,因此,气囊展开时,通过小袋体及其接合部,气囊的一部分的伸展受到限制,能够使接合部向内侧凹陷从而形成槽部。通过该槽部,乘员与气囊的接触面积增加,并且,通过使摩擦力作用在相对于气囊的展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能够有效地作用约束力。而且,由于在构成小袋体的基布之间也作用有摩擦力,因此,无论乘员的抵接部位如何,都能够进一步提高主袋体发生变形时的能量吸收效率。另外,通过对小袋体的大小及接合部进行变更,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调整气囊的形状。
因此,能够得到构成简单且能够适应各种乘员或落座物、并以较小的负荷而使约束力作用的气囊装置。即,在不伴随费用的大幅上升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对乘员的身体进行保持的保持作用及缓冲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地作用于乘员的气囊装置。
小袋体从气囊的下表面到接合部连续地形成,因此,在气囊展开时,更加容许小袋体的变形,能够更有效地活用小袋体的基布之间作用的摩擦力,并且,能够增大保护对象物相对于气囊的行程量。
接合部形成在主袋体的多个部位上。若是这样的接合部,则通过对形成在气囊的多个部位上的各个接合部的位置及形状进行变更,能够针对不同体型的乘员等进一步提高保护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0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