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酮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的酶促还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0291.2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A.古普塔;M.博布科瓦;A.辰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IEP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2 | 分类号: | C12P7/02;C12P7/24;C12P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克虎;林森 |
地址: | 德国威***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立体 选择性 还原 方法 | ||
1.酮化合物至对应的手性羟基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的、尤其是对映选择性的酶促还原方法,其中用对映选择性的、NADH-特异性的氧化还原酶还原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为了还原该酮化合物,使用这样的多肽,其在位置204-208处表现出R-ADH-标签H-[P; A]-[I; A; Q; V; L]-[G; K]-R,且它们整体表现出下述其它结构特征:
(i) N-端Rossmann卷曲GxxxGxG,
(ii) 在位置87处的NAG-基序,
(iii) 由S 139、Y 152和K 156组成的催化三联体,
(iv) 在位置37处的带负电荷的氨基酸基团,
(v) 在二聚化结构域中的2个C-端基序:[A; S]-S-F和[V; I]-DG-[G; A]-Y-[T; C; L]-[A; T; S]-[Q; V; R; L; P],
(vi) 在位置159 (在K 156下游4个位置)处的Val或Leu,
(vii) 在位置178处的Asn,和
(viii) 在位置188处的脯氨酸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这样的多肽来还原酮化合物,
(a) 该多肽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至SEQ ID NO:7之一,或
(b) 其中,至少70%的氨基酸与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至SEQ ID NO:7之一的氨基酸相同,或
(c) 该多肽由选自SEQ ID NO:8至SEQ ID NO:14的核酸序列编码,或
(d) 编码该多肽的核酸序列在严格条件下与在(c)中提及的核酸序列之一杂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通式I的酮化合物,
其中R1、R2和R3彼此独立地选自:
1) -H,条件是,R1不是H,
2) -(C1-C20)-烷基,其中烷基是直链或支链的,
3) -(C2-C20)-烯基,其中烯基是直链或支链的,且任选地含有至多4个双键,
4) -(C2-C20)-炔基,其中炔基是直链或支链的,且任选地含有至多4个叁键,
5) -(C6-C24)-芳基,
6) -(C1-C8)-烷基-(C6-C14)-芳基,
7) -(C5-C14)-杂环,
8) -(C3-C7)-环烷基,
其中上面在2)-8)下提及的基团是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彼此独立地取代1、2或3次:-OH、卤素、-NO2、-NH2、-NHP和/或-M,其中P代表-(C1-C7)-烷基、-(C2-C7)-烯基、-(C2-C7)-炔基、-(C6-C14)-芳基或选自苄氧基羰基、三苯基甲基和叔丁基羰基的保护基,且M代表-(C1-C7)-烷基、-(C2-C7)-烯基、-(C2-C7)-炔基、-(C6-C14)-芳基或-(C1-C8)-烷基-(C6-C14)-芳基,其中在-(C1-C8)-烷基-(C6-C14)-芳基中的-(C6-C14)-芳基是未取代的,或被卤素取代1、2或3次,和
9) -CH2-X-R,其中X代表O或S,且R选自-(C1-C7)-烷基、苯基和苄基,其中苯基和苄基被下述取代基取代1、2或3次:-(C1-C7)-烷基、-S(C1-C3)-烷基、-O(C1-C3)-烷基、-NO2、-SCF3、卤素、-C(O)(C1-C3)-烷基和/或-CN,
或者,R1与R2一起,R1与R3一起,或R2与R3一起,形成包含3-6个C-原子的环,所述环是未取代的,或被下述取代基彼此独立地取代1、2或3次:-OH、卤素、-NO2、-NH2、-NHP和/或-M,且剩余基团选自上面在1)-9)下提及的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EP有限责任公司,未经IEP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02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