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锚固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0671.6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T·M·埃斯皮诺萨 | 申请(专利权)人: | T·M·埃斯皮诺萨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锚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埋置在混凝土结构中以向混凝土结构传递负载的锚固件,尤其涉及埋置在用于附接到例如壁的另一结构上的例如基础(基底)、横梁或桥面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锚固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一结构附接到混凝土结构上的锚固件,包括:锚固件杆(锚杆),其具有用于埋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下螺纹部和用于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延伸的上部;锚固件本体,其包括用于带螺纹地接收所述下部的一个端部的第一螺纹中心开口;以及包括底板的支承件。支承件包括穿过底板部以带螺纹地接收所述下部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中心螺纹开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锚固件杆的支座,包括具有底板部的模制支承件,在平面图中,所述支承件具有总体圆形形状。支承件包括穿过底板部以带螺纹地接收锚固件杆的端部的中心螺纹开口;底板部具有在支承件埋置在混凝土中之前靠置在一表面上的底面。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锚固件杆的支座,包括具有底板部的模制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包括附接到所述底板部上并且由此向下延伸的多个支腿部。支承件包括穿过所述底板部以带螺纹地接收锚固件杆的端部的中心螺纹开口。支承件包括附接到底板部和支腿部上的竖直周边壁部,所述壁部延伸到底板部上方;支腿部延伸到底板部上方并且附接到壁部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锚固件杆的支座,包括具有底板部和由此向下延伸的支腿部的模制塑料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包括穿过底板部以带螺纹地接收锚固件杆的端部的中心螺纹开口;所述底板部包括多个开口以有助于混凝土浆料流到底板部的下面。
附图说明
图1是锚固到混凝土结构上的壁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现有技术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锚固件的透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线4-4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锚固件杆支承件的透视图。
图7是图6所示下侧的透视图。
图8是图6所示下侧的平面图。
图9是图5的侧视图。
图10是与图9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
图11是与图9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
图12是与图11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
图13是与图11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
图14是与图13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
图15是与图5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
图16是与图5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
图17是图10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示出了在锚固件通过锚固件杆经受张力(拉力)时产生的剪切锥。
图18是使用具有三个支腿的支承件的锚固件的另一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
图19是图18的底部透视图。
图20和21是与图18类似的透视图,示出了锚固件杆的不同实施例。
图22是图16所示锚固件的透视图,示出了钉子由捆扎丝代替。
图23和24是图22所示锚固件的透视图,示出了使用捆扎丝将锚固件紧固到钢筋上。
图25和26是与图5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锚固件本体的各种实施例。
图27是体现本发明的锚固件杆支承件的另一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
图28是图27所示支承件的底部透视图。
图29是体现本发明的锚固件杆支承件的另一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
图30是图29所示支承件的底视图。
图31是沿图29中的线31-31截取的剖视图。
图32是图27所示锚固件杆支承件的顶部透视图,示出了其沉入砂质基底中的支腿,并且示出了所附接的锚固件杆,其中锚固件本体位于砂质基底上方所需距离处。
图33是锚固件杆组件的剖视图,包括布置在锚固件杆支承件下面的锚固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壁系统2包括埋置或嵌入在例如混凝土桥面、横梁、板层或基础6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锚固件4。锚固件4用于将负载传递给混凝土结构。负载可以呈需要栓紧到混凝土结构6上的另一结构、例如(墙)壁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M·埃斯皮诺萨,未经T·M·埃斯皮诺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0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