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炊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0749.4 | 申请日: | 201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D.W.巴曼;J.B.泰勒;S.A.莫勒马;W.T.小斯通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通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12 | 分类号: | H05B6/12;H05B1/02;H05B6/06;G08C1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杨炯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炊具 | ||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加热所述烹饪器具;以及
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其中所述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为所述烹饪器具提供功率。
2.如权利要求1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包括金属部分。
3.如权利要求1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包括二次线圈。
4.如权利要求1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包括二次线圈。
5.如权利要求1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烹饪器具与感应功率源通信,调节由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接收到的功率量。
6.如权利要求1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提供功率的温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6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被编程来使用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来控制温度的控制器:通过通信电路将温度传达给感应功率源、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或者通过用户接口显示温度信息。
8.如权利要求1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能够由所述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充能的能量存储元件。
9.如权利要求8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存储元件是电池。
10.如权利要求1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被放置为互斥地从感应功率源接收功率。
11.如权利要求1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被放置为同时从感应功率源接收功率。
12.一种烹饪系统,包括:
感应功率源和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能够由所述感应功率源加热,且能够由所述感应功率源提供功率;
其中,所述感应功率源包括:
具有用于将功率传递给所述烹饪器具的一次线圈的储能电路;
用于从所述烹饪器具接收信息的主通信电路;
被编程为响应于从所述烹饪器具接收到的所述信息而控制所述感应功率源的操作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加热所述烹饪器具;
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其中所述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为所述烹饪器具提供功率;
用于监测所述烹饪器具的当前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被配置成选择所述烹饪器具的期望温度设定的用户接口;以及
第二通信电路,用于将有关所述期望温度的信息、有关所述当前温度的信息和改变功率输出特征的指令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给所述感应功率源。
13.如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包括金属部分,所述感应功率源能够在所述金属部分内感应电流来产生热。
14.如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包括能够将功率传递给所述烹饪器具内的加热元件的二次线圈。
15.如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信电路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二通信电路进行射频通信的接收机,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发射机。
16.如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功率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被放置为互斥地从所述感应功率源接收功率。
17.一种用于感应烹饪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识别烹饪器具的存在,其中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加热所述烹饪器具的第一感应功率部和为所述烹饪器具提供功率的第二感应功率接收部;
将交流电流施加到所述感应功率源来产生电磁场将功率传递给所述烹饪器具;
为所述烹饪器具选择期望温度设定;
测量所述烹饪器具的当前温度;
将有关所述期望温度设定的信息、有关所述当前温度的信息和改变功率输出特征的指令中的至少一个传达给所述感应功率源;
基于有关所述期望温度设定的信息、有关所述当前温度测量的信息和改变所述功率输出特征的所述指令中的至少一个调节所述感应功率源,以将所述第一感应功率部的温度调节到所述期望温度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通国际有限公司,未经捷通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07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