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电动机控制器、三相电动机系统、三相电动机控制方法和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1047.8 | 申请日: | 201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柳田美穗;青木一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1/00 | 分类号: | H02P21/00;H02P2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电动机 控制器 系统 控制 方法 程序 | ||
1.一种三相电动机控制设备,控制对三相电动机进行驱动的驱动器,所述设备包括:
目标旋转角度生成装置,用于产生目标旋转角度;
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检测旋转角度,所述检测旋转角度是所述三相电动机的旋转角度;
q轴命令产生装置,响应于所述目标旋转角度和所述检测旋转角度,产生控制所述三相电动机的q轴电压或q轴电流的q轴命令基准值;
驱动扭矩校正装置,通过校正所述q轴命令基准值来产生q轴命令值;以及
控制信号产生装置,响应于所述q轴命令来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对所述三相电动机进行驱动的所述驱动器,
其中,所述驱动扭矩校正装置包括角度查找表,所述角度查找表包含与针对所述三相电动机的旋转角度定义的角度范围分别相关联的元素的值;所述驱动扭矩校正装置响应于所述检测旋转角度来选择所述元素中的任一个,并基于所选元素的值,通过校正所述q轴命令基准值,来产生所述q轴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电动机控制设备,其中,与所述角度范围分别相关联的所述元素的值是通过累积过去针对所述三相电动机的所述检测旋转角度落入相应角度范围的情况而计算的旋转角度误差而获得的累积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动机控制设备,其中,除了所述检测旋转角度之外,所述驱动扭矩校正装置还响应于控制系统的相位延迟来选择所述元素中的任一个,所述控制系统的相位延迟是指从所述角度查找表中的所选元素的输出到检测旋转角度的检测之间的相位延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电动机控制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扭矩校正装置通过对所选元素的值执行滤波来计算驱动扭矩校正值,并通过利用所述驱动扭矩校正值来校正所述q轴命令基准值,产生所述q轴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电动机控制设备,其中,d轴命令设定装置依据所述三相电动机的目标角速度,将d轴命令设定为恒定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电动机控制设备,还包括:
基准信号同步控制装置,用于与从所述三相电动机控制设备的外部实体馈送的基准信号同步地产生目标角速度,
其中,所述目标旋转角度生成装置响应于所述目标角速度来产生目标旋转角度,
其中,所述基准信号同步控制装置响应于基准角度误差来产生所述目标角速度,所述基准角度误差是在断言所述基准信号的定时处所述检测旋转角度与预定基准角度之间的差,以及
其中,所述驱动扭矩校正装置响应于所述基准角度误差,更新或不更新所述角度查找表的所述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相电动机控制设备,其中,当在断言所述基准信号的定时处所述基准角度误差在预定范围内时,所述基准信号同步控制装置将所述目标角速度设置为与断言所述基准信号的时间间隔同步的额定角速度,以及
其中,当所述基准角度误差在所述预定范围之外时,所述基准信号同步控制装置将所述目标角速度设置为不同于所述额定角速度的角速度。
8.一种三相电动机系统,包括:
三相电动机;
驱动器,驱动所述电动机;
目标旋转角度生成装置,用于产生目标旋转角度;
旋转角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检测旋转角度,所述检测旋转角度是所述三相电动机的旋转角度;
q轴命令产生装置,响应于所述目标旋转角度和所述检测旋转角度,产生控制所述三相电动机的q轴电压或q轴电流的q轴命令基准值;
驱动扭矩校正装置,通过校正所述q轴命令基准值来产生q轴命令值;以及
控制信号产生装置,响应于所述q轴命令来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对所述三相电动机进行驱动的驱动器,
其中,所述驱动扭矩校正装置包括角度查找表,所述角度查找表包含与针对所述三相电动机的旋转角度定义的角度范围分别相关联的元素;所述驱动扭矩校正装置响应于所述检测旋转角度来选择所述元素中的任一个,并基于所选元素的值,通过校正所述q轴命令基准值,来产生所述q轴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10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圆形工件的吊装工具
- 下一篇:收线卷绕恒张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