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烹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1048.2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下田英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C1/00 | 分类号: | F2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雪春;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烹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利用蒸汽的热能对被烹调物进行加热的加热烹调器,公开了防止烹调时附着在门的内表面等上的水滴落到厨房地面的装置(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平5-42904号(专利文献1))。上述加热烹调器在用于开关加热室的前表面开口的门的下方,设置有带承露口的承露容器,该承露口从门的外表面超出门的内表面向后侧延伸。所述承露容器可以装拆地安装在保持构件上,上述保持构件设置在主箱体的下侧且前表面侧。
上述加热烹调器中,烹调时在门的内表面上凝结的水滴,沿门的内表面落下,其一部分积存在加热室的开口的周壁和门的内表面之间。而且,当烹调结束后打开门时,使积存的水滴和附着在门的内表面上的水滴落入承露容器内,以防止其滴落到厨房地面。
如果上述结构的加热烹调器采用以下结构,即,在主箱体的下侧且前表面侧设置用于保持承露容器的保持构件,并且由保持构件的上侧部分支撑主箱体的下侧且前表面侧,则由于沿主箱体的前表面滴下的水滴会积存在保持构件上侧部分的狭窄区域内,所以设置用于将水导入下侧的承露容器的排水孔。另外,这种加热烹调器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说明的加热烹调器,其并不是公知常识,也不是现有技术。
在保持构件上侧部分的狭窄区域内积存水滴的上述加热烹调器中,当设置在保持构件的上侧部分上的排水孔为圆孔时,因表面张力而变圆的水滴积存在圆孔中,不易落入下侧的承露容器,导致不能顺利排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积存在承露容器用的保持构件上侧部分上的水滴顺利地排入到下侧的承露容器中的加热烹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包括:主箱体;加热室,设置在所述主箱体内,用于加热被加热物;蒸汽产生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箱体内,产生用于供给至所述加热室的蒸汽;门,设置在所述主箱体的前表面侧,用于开关所述加热室的开口部;承露容器,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主箱体的下侧且前表面侧;以及保持构件,设置在所述主箱体的下侧且前表面侧,用于保持所述承露容器,所述保持构件具有凹部和排水孔,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承露容器的承露凹部的上方,用于接收沿所述主箱体的前表面滴下的水滴,所述排水孔将所述凹部接收的所述水滴导入到下方的所述承露凹部,在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排水孔的开口边缘附近设置有向下引导水滴构件。
按照所述结构,利用设置在主箱体的下侧且前表面侧的保持构件,将承露容器安装成可以装拆。沿所述主箱体的前表面滴下的水滴,由设置在承露容器的承露凹部上方的保持构件的凹部接收。并且,所述凹部接收的水滴通过排水孔被导入下方的承露容器的承露凹部。此时,利用设置在保持构件的排水孔开口边缘附近的向下引导水滴构件,水滴被引导向下方,并从排水孔导入下侧的承露容器。所以,承露容器用的保持构件的上侧部分积存的水滴可以顺利地排入下侧的承露容器。
此外,一个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向下引导水滴构件至少为肋状或者棒状。
按照所述实施方式,利用至少为肋状或者棒状的向下引导水滴构件,水滴从排水孔沿向下引导水滴构件被导向下侧的承露容器,使保持构件的上侧部分积存的水滴可以更顺利地排入下侧的承露容器。
此外,一个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排水孔的形状为:在所述排水孔的内边缘上具有由直线定义的角。
在此,只要所述排水孔形状为在所述排水孔的内边缘上至少具有一个由直线定义的角即可,而并不限定于矩形。
按照所述实施方式,通过使所述保持构件的排水孔的形状为在其内边缘上具有直线相交而成的角,当凹部接收的水滴从排水孔被导向下方的承露容器的承露凹部时,由排水孔的内边缘的角(由直线定义的角)分散水滴的表面张力,使水滴不会变圆,防止了因表面张力而变圆的水滴积存在排水孔中,从而可以将上述水滴从排水孔引导到下侧的承露容器中。所以,可以将承露容器用的保持构件上侧部分积存的水滴更顺利地排入下侧的承露容器。
此外,一个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排水孔的形状为矩形。
按照所述实施方式,通过使保持构件的排水孔的形状为矩形,在排水孔的内边缘的四个部位设置由直线定义的角,能可靠地防止水滴因表面张力而变圆。
此外,一个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向下引导水滴构件的形状为朝向下方尖细。
按照所述实施方式,利用朝向下方尖细形状的向下引导水滴构件,从排水孔沿向下引导水滴构件被导向下侧的承露容器的水滴,更容易从向下引导水滴构件的下端滴落到下侧的承露容器上,可以顺利地实现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1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