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1422.9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尾崎孝美;山田裕之;铃木健一;杉浦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13/02 | 分类号: | F04D13/02;F04D7/04;F04D29/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装置 | ||
1.一种离心式泵装置,包括:外壳(2),该外壳(2)具有由分隔壁(6)分隔而成的第一室(7)及第二室(8);叶轮(10),该叶轮(10)在所述第一室(7)内被设置成能沿着所述分隔壁(6)旋转,并利用旋转时的离心力输送液体;以及驱动部(18~20),该驱动部(18~20)设于所述第二室(8)内,并隔着所述分隔壁(6)驱动所述叶轮(10)旋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式泵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叶轮(10)的一个面上的第一磁性体(15a、15b);
设于所述第一室(7)的与所述叶轮(10)的一个面相对向的内壁,对所述第一磁性体(15a、15b)进行吸引的第二磁性体(16a、16b);以及
设于所述叶轮(10)的另一个面上的第三磁性体(17),
在所述叶轮(10)旋转期间,所述第一磁性体(15a、15b)与所述第二磁性体(16a、16b)之间的第一吸引力和所述第三磁性体(17)与所述驱动部(18~20)之间的第二吸引力在所述第一室(7)内的所述叶轮(10)的可动范围的大致中央处于平衡,
所述第一吸引力的相对于所述叶轮(10)在径向方向上的偏心量的变化量与所述第二吸引力的相对于所述叶轮(10)在径向方向上的偏心量的变化量大致相等,
在所述叶轮(10)的一个面或所述第一室(7)的与该一个面相对向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动压槽(22),在所述叶轮(10)的另一个面或与该另一个面相对向的所述分隔壁(6)上形成有第二动压槽(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51~53、57、58)包括:
设置成能在所述第二室内沿所述分隔壁(6)旋转的转子(52);
设于所述转子(52),能吸引所述第三磁性体(50)的第四磁性体(51);以及
使所述转子(52)旋转的电动机(53、57、5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一磁性体(15a、15b)及所述第二磁性体(16a、16b)构成的磁力结合部在径向方向上的正的支承刚性值的绝对值比由所述第三磁性体(50)及所述第四磁性体(51)构成的磁力结合部在径向方向上的正的支承刚性值的绝对值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磁性体(17)包括以使相邻的磁极彼此不同的方式沿着同一个圆配置的多个磁铁(17),
所述驱动部(18~20)包括与所述多个磁铁(17)对向设置,用于产生旋转磁场的多个线圈(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在所述多个线圈(20)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发生变化,以调整所述第二吸引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多个磁铁(17)对向地设于所述第二室(8)内的磁传感器(SE),
根据所述磁传感器(SE)的输出信号,使在所述多个线圈(20)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发生变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磁性体(17)包括以使相邻的磁极彼此不同的方式沿着同一个圆配置的多个磁铁(17),
所述驱动部(18~20)包括:
与所述多个磁铁(17)对向设置的多个第四磁性体(18);以及
分别与所述多个第四磁性体(18)对应设置而分别卷绕于对应的第四磁性体(18)上,用于产生旋转磁场的多个线圈(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式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在所述多个线圈(20)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发生变化,以调整所述第二吸引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式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多个磁铁(17)对向地设于所述第二室(8)内的磁传感器(SE),
根据所述磁传感器(SE)的输出信号,使在所述多个线圈(20)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14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