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2586.3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甲斐孝弘;山本敏浩;古森正树;吉村和明;辻大志;高桥泰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日本先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10 | 分类号: | H05B33/10;H01L51/5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贾成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吲哚并咔唑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详细而 言,涉及对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发光层施加电场而放出光的薄膜型器 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作为其 最简单的结构由夹着发光层的一对对置电极构成。即,在有机EL元件 中,利用如下现象:当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场时,从阴极注入电子,从阳 极注入空穴,它们在发光层中复合,放出光。
近年来,进行了使用有机薄膜的有机EL元件的开发。特别是为了 提高发光效率,以从电极的载流子的注入提高为目的,对电极的种类进 行了最优化,开发了在电极间将包含芳香族二胺的空穴传输层和包含8- 羟基喹啉铝络合物(Alq3)的发光层作为薄膜而设置的元件,由此与以往 的使用了蒽等的单晶的元件相比,进行了大幅的发光效率的改善,因此, 以面向具有自发光·高速应答性这样的特征的高性能平板的实用化的目 标进行了发展。
另外,作为提高元件的发光效率的尝试,还在研究不使用荧光而使 用磷光。以上述的设置了包含芳香族二胺的空穴传输层和包含Alq3的 发光层的元件为首的许多元件利用荧光发光而成,但通过使用磷光发 光、即利用来自三重激发态的发光,与以往的使用荧光(单重态)的元件 相比,可期待提高3~4倍左右的效率提高。为了该目的,对将香豆素 衍生物、二苯甲酮衍生物作为发光层进行了研究,但只得到极低的亮度。 另外,作为利用三重态的尝试,对使用铕络合物进行了研究,但这也未 达到高效率的发光。近年来,如专利文献1中举出的那样以发光的高效 率化、长寿命化为目的,以铱络合物等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为中心进行了 许多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表2003-5158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626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平11-17657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2,26,1171
非专利文献2: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3,83,3818
非专利文献3: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3,93,143307
但是,有机EL元件,通过从两电极平衡良好地向发光层注入空穴 及电子、注入的空穴及电子在发光层中有效地复合,由此得到良好的发 光效率。换句话说,由于两电荷向发光层中注入平衡、在发光层内的两 电荷的传输平衡破坏,因此产生电荷向传输层的泄露,在发光层内的复 合概率降低。进而在两电荷的平衡破坏了的状态下,发光层内的复合区 域被限定在传输层界面附近的狭小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激子从发 光层向传输层的泄露,导致发光效率的降低。特别是电子以及激子向空 穴传输层的泄露,在招致发光效率的降低的同时招致起因于空穴传输材 料的劣化的元件寿命降低,因此,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非专利文献1中提案有使用下述化合物在 发光层的阳极侧界面设置电子及/或激子阻挡层,在效率提高方面提高 效果。
进而,在非专利文献2、3中公开有使用1,3-二咔唑基苯(mCP)作为 电子阻挡层、激子阻挡层的例子。
但是,在这些元件中,由于驱动电压高、另外使用的化合物的耐久 性不足,因此具有不能显示出实用的发光特性和驱动寿命的课题。
即,作为用于实现显示出良好的发光特性和寿命特性的有机EL元 件的方法,有通过在空穴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插入有机层、由此阻止电 子及/或激子向空穴传输层泄露的手法,但发挥该功能的实用水平的材 料处于未知的状况。在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之间插入的有机层,由于为 阻止电子及/或激子向空穴传输层泄露的有机层,因此也称为电子阻挡 层或激子阻挡层。本发明书中所谓的电子及/或激子阻挡层是指该有机 层。以下,也将电子及/或激子阻挡层称为EB层。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公开了以下的吲哚并咔唑化 合物,虽然这些专利文献公开了含有吲哚并咔唑化合物作为电荷传输成 分,推荐作为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使用,但没有教导作为在 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与发光层邻接的EB层的材料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日本先锋公司,未经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日本先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2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