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改善的供气装置的涡轮机燃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2736.0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2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塞巴斯蒂安·艾伦·克里斯托弗·布格瓦;罗曼·尼古拉斯·吕内尔;托马斯·奥利维耶·玛丽·诺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奈克玛 |
主分类号: | F23R3/10 | 分类号: | F23R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改善 供气 装置 涡轮机 燃烧室 | ||
1.一种环形燃烧室(10),其装配在涡轮机上且包括:室端壁 (22),所述室端壁布置在所述燃烧室(10)的上游端;以及多个空 气和燃料喷射系统(32),所述喷射系统绕所述燃烧室(10)的轴线 (34)沿周向分布且安装在所述室端壁(22)上;所述燃烧室还包括 空气歧管(58、100),所述空气歧管与各个喷射系统(32)相结合, 所述空气歧管包括至少一个壁(60、62、96、98)和进气开口(64、 88),所述至少一个壁安装在所述室端壁(22)上且向上游方向突出, 以对围绕所述燃烧室(10)的轴线(34)的周向气流形成阻碍,所述 进气开口(64、88)形成于所述空气歧管(58、100)的上游端,所 述燃烧室特征在于,各个空气歧管(58、100)的所述进气开口(64、 88)从所述喷射系统的轴线(44)沿径向向外敞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当在横向 平面(P1)的投影上观察各个空气歧管(58、100)的所述进气开口 (64、88)时,所述开口(64、88)的在径向上位于上述切向平面(P2) 外侧的部分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开口(64、88)的在径向上位于切向 平面(P2)内侧的部分的开口面积,所述横向平面(P1)与经过相 应喷射系统(32)的轴线(44)的切向平面(P2)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形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各个 空气歧管(58、100)包括安装在所述室端壁(22)上的两个壁(60、 62、96、98),所述壁朝向上游方向突出且布置在相应喷射系统(32) 的两侧,所述壁对绕所述燃烧室的轴线(34)的周向气流形成阻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各个空气 歧管(58)的两个壁(60、62)面向所述空气歧管(58)凹陷且借助 各个所述壁的两个相对端(60a、60b、62a、62b)彼此连接,从而各 个空气歧管(58)整体呈管状且包括形成所述进气开口(64)的上游 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各个空气 歧管(58)的上游端形成为使得该上游端的径向内侧部分(66)相对 于所述上游端的径向外侧部分(68)向上游方向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环 形室端壁防护罩(78),所述环形室端壁防护罩布置在所述室端壁(22) 的上游侧且各个空气歧管(100)的壁(96、98)在形成于所述环形 防护罩(78)中相应的孔的两侧以大致气密的方式与所述环形室端壁 防护罩连接,所述孔形成所述空气歧管(100)的所述进气开口(8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各个空气 歧管(100)的所述壁(96、98)沿径向延伸且各个所述壁(96、98) 均形成了两个连续的空气歧管(100)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环形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各个 空气歧管(100)的所述进气开口(88)是渐缩的且沿径向向外敞开。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形燃烧室,其特征在 于,所述环形防护罩(78)包括径向内侧环形部分(80)和径向外侧 环形部分(102),所述进气开口(88)形成在所述径向内侧环形部 分(80)和所述径向外侧环形部分(102)之间,所述径向内侧环形 部分(80)从所述径向外侧环形部分(102)向上游方向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形燃烧室, 其特征在于,各个喷射系统(32)包括用于喷射器头部的对中引导轴 衬(36),且各个空气歧管(58、100)的至少一个部分(66)沿上 游方向延伸至相应喷射系统(32)的所述轴衬(36)的上游端之外。
11.一种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 一项所述的燃烧室(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奈克玛,未经斯奈克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27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车辆换档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