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从接入点到遗留站的通信的SDMA协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3084.2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2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桑托什·P·亚伯拉罕;维纳伊·斯里达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宋献涛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接入 遗留 通信 sdma 协议 | ||
根据35U.S.C.§119主张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2009年3月23日申请的第61/162,576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权利,所述临时专利申请案已转让给本案受让人且在此以引用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通信,且更明确地说,涉及空分多址(SDMA)系统。
背景技术
为解决无线通信系统所需的增加的带宽要求的问题,已开发不同方案以允许在多个用户终端通过共享相同信道(相同时间和频率资源)与单一基站通信的同时实现高数据处理量。空分多址(SDMA)代表最近作为用于下一代通信系统的风行技术的一种此类方法。
在SDMA系统中,基站可同时且使用相同频率发射不同信号到多个移动用户终端或从多个移动用户终端接收不同信号。为实现可靠数据通信,用户终端可能需要定位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上。可从基站处多个空间分离天线中的每一者同时发射独立信号。因此,组合发射可为定向的,即,专用于每一用户终端的信号可在特定用户终端的方向上相对较强且在其它用户终端的方向上十分弱。类似地,基站可经由空间上分离的多个天线中的每一者从多个用户终端在相同频率上同时接收组合信号,且可通过应用适当的信号处理技术将来自多个天线的组合接收信号分为从每一用户终端发射的独立信号。
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系统使用多个(NT)发射天线和多个(NR)接收天线来用于数据发射。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被分解为NS个空间流,其中实际上NS min{NT,NR}。NS个空间流可用以发射NS个独立数据流从而实现较大整体处理量。
在基于SDMA的多址MIMO系统中,接入点可在任何给定时刻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户终端通信。如果接入点与单一用户终端通信,则NT个发射天线与一个发射实体(接入点或用户终端)相关联,且NR个接收天线与一个接收实体(用户终端或接入点)相关联。接入点还可经由SDMA同时与多个用户终端通信。对于SDMA,接入点利用多个天线以用于数据发射和接收,且所述用户终端中的每一者通常利用小于接入点天线数目的天线来用于数据发射和接收。当从接入点发射SDMA时,NS=min{NT,sum(NR)},其中sum(NR)代表所有用户终端接收天线的总和。当将SDMA发射到接入点时,NS=min{sum(NT),NR},其中sum(NT)代表所有用户终端发射天线的总和。
发明内容
某些方面提供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大体上包括:将数据包发射到多个无线设备,其中使用空分多址(SDMA)来发射所述数据包;响应于数据包而从站中的至少一者接收信号;以及将所述信号辨识为对所述数据包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接收的确认,而不管所述信号是否被正确解码。
某些方面提供用于将数据同时发射到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无线设备的设备。所述设备大体上包括:发射器,其用于将数据包发射到多个无线设备,其中使用空分多址(SDMA)发射数据包;以及接收器,其用于响应于数据包而从站中的至少一者接收信号且将所述信号辨识为对所述数据包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接收的确认,而不管所述信号是否被正确解码。
某些方面提供用于将数据同时发射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无线设备的设备。所述设备大体上包括:用于将数据包发射到多个无线设备的装置,其中使用空分多址(SDMA)发射数据包;用于响应于数据包而从站中的至少一者接收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将所述信号辨识为对所述数据包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接收的确认而不管所述信号是否被正确解码的装置。
某些方面提供用于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含用指令编码的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指令是可执行的以:将数据包发射到多个无线设备,其中使用空分多址(SDMA)来发射数据包;响应于数据包而从站中的至少一者接收信号;以及将所述信号辨识为对所述数据包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接收的确认,而不管所述信号是否被正确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3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CuInS2纳米颗粒的前体层的硒化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