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译设备、翻译方法和程序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3814.9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江口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9/45 | 分类号: | G06F9/4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译 设备 方法 程序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翻译设备,将以第一编程语言描述的未翻译的程序翻译为 以第二编程语言描述的翻译后的程序,所述翻译设备包括:
声明翻译单元,用于将未翻译的程序中的“用于保持第一未翻译的变 量的存储区域和用于保持第二未翻译的变量的存储区域相重叠”的声明 翻译为翻译后的程序中的“在不相互重叠的存储区域中保持第一翻译后 的变量和与所述第一翻译后的变量相对应的第一翻译后的标记以及第二 翻译后的变量和与所述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相对应的第二翻译后的标记” 的声明;
赋值翻译单元,用于将未翻译的程序中的“向第一未翻译的变量赋 值”的文本翻译为翻译后的程序中的“向第一翻译后的变量赋值,将所赋 值中要记录在重叠存储区域中的信息写入用于保持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的 存储区域中与所述重叠存储区域相对应的存储区域中,以及写入第二翻 译后的标记,无论记录在用于保持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的信 息作为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的值是否有效”的文本,以及将未翻译的程序中 的“向第二未翻译的变量赋值”的文本翻译为翻译后的程序中的“向第二 翻译后的变量赋值,将所赋值中要记录在重叠存储区域中的信息写入用 于保持第一翻译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与所述重叠存储区域相对应的存 储区域中,以及写入第一翻译后的标记,无论记录在用于保持第一翻译 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作为第一翻译后的变量的值是否有效”的 文本;以及
参考翻译单元,用于将未翻译的程序中的“参考第一未翻译的变量的 值”的等式翻译为翻译后的程序中的“通过参考第一翻译后的标记,确定 记录在用于保持第一翻译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作为第一翻译后 的变量的值是否有效;当确定为有效时参考第一翻译后的变量的值,以 及当确定为无效时创建异常”的等式,以及将未翻译的程序中的“参考第 二未翻译的变量的值”的等式翻译为翻译后的程序中的“通过参考第二翻 译后的标记,确定记录在用于保持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的信 息作为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的值是否有效;当确定为有效时参考第二翻译 后的变量的值,以及当确定为无效时创建异常”的等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译设备,还包括:
登记翻译单元,用于将未翻译的程序中的“向数据库登记第一未翻译 的变量的值”的文本翻译为翻译后的程序中的“通过参考第一翻译后的标 记,确定记录在用于保持第一翻译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作为第 一翻译后的变量的值是否有效;当确定为有效时,向数据库登记第一翻 译后的变量的值;以及当确定为无效时,向数据库登记NIL值”的文本, 以及将未翻译的程序中的“向数据库登记第二未翻译的变量的值”的文本 翻译为翻译后的程序中的“通过参考第二翻译后的标记,确定记录在用于 保持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作为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的值 是否有效;当确定为有效时,向数据库登记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的值;以 及当确定为无效时,向数据库登记NIL值”的文本;以及
读出翻译单元,用于将未翻译的程序中的“将从数据库读出的值赋值 给第一未翻译的变量”的文本翻译为翻译后的程序中的“从数据库读出 值;当读出值是NIL值时,在第一翻译后的标记中写入记录在用于保持 第一翻译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的信息是无效的;当读出值不是NIL值 时,在第一翻译后的标记中写入记录在用于保持第一翻译后的变量的存 储区域中的信息是有效的;以及将读出值写入用于保持第一翻译后的变 量的存储区域中”的文本,以及将未翻译的程序中的“将从数据库读出的 值赋值给第二未翻译的变量”的文本翻译为翻译后的程序中的“从数据库 读出值;当读出值是NIL值时,在第二翻译后的标记中写入记录在用于 保持第二翻译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的信息是无效的;当读出值部是 NIL值时,在第二翻译后的标记中写入记录在用于保持第二翻译后的变 量的存储区域中的信息是有效的;以及将读出值写入用于保持第二翻译 后的变量的存储区域中”的文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38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