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锡生藤提取物的抗登革热活性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3899.0 | 申请日: | 2010-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P·K·巴特纳格尔;C·K·卡蒂亚;N·康纳;D·J·艾普戴亚;S·斯瓦弥纳杉;K·斯里尼瓦桑;N·沙玛;A·卡纳加;R·索德;S·辛格豪尔;G·舒克拉;R·达格尔;P·K·帕里克;Y·辛格;S·汉;R·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贝克赛实验室有限公司;遗传工程及生物技术国际中心;生物技术部 |
主分类号: | A61K36/18 | 分类号: | A61K36/18;A61P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余颖 |
地址: | 印度*** | 国省代码: | 印度;IN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锡生藤 提取物 登革热 活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锡生藤(cissampelos pareira)提取物的抗登革热活性。本发明还 提供包含锡生藤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锡生藤提取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登革热病毒(DEN1-4)由蚊子传播,属于黃热病毒科(Flaviviridae),是影响全 球的人类病原体。每年一百万例登革热出血热/登革热休克综合征中,致死率约为 2-5%。目前尚没有治疗DEN感染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纽约科学学院年报(Ann, N.Y.Acad.Sci.),951,第262-271页(2001),临床微生物学综述(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7月,第480-496页(1998))。
对于许多疾病人们需要安全、有效但不那么贵的新药,草药已日渐成为满 足这些需要的一种独特的方案。这代表了替代性医药领域发展最快的分支。生产 的草药有不同形式,从熬制原药的粗制药剂到精制、浓缩的标准化提取物各不相 同。这些草药制剂对健康的益处根据产品的品质和使用者对产品的认知程度会有 所不同。有些产品,尤其是那些治疗重症的产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尽管大 多数草药制剂总体上是安全的。
已有许多植物经实验模型科学评价为可作为抗病毒药物,例如:金合欢 (Acacia nilotica)可抑制丙肝病毒蛋白酶(Hussein等,植物疗法研究(Phytotherapy, Res.),14(7)第510-16页(2000)),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具有HIV-1 抑制活性(Reddy等,天然产物研究(Nat.Prod.Res.),19(3):第223-30页,(2005)), 槟榔(Areca catechu)可抑制1型单纯疱疹病毒噬菌斑形成(Hattori等,植物疗法研 究(Phytotherapy Res.),9,第270-276页(1995)),还可抑制乙肝病毒DNA聚合酶 (Chung等,植物疗法研究(Phytotherapy Res),9,第429-434页(1995)),印楝 (Azadirachta indica)可抑制2型登革热病毒复制(Parida等,J.Ethnopharmacol.,79, 第273-78页(2002)),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可抑制若干非相关DNA和RNA 病毒的生长和细胞病理作用,还能够不可逆地灭活单纯疱疹病毒(Pompei等,自 然(Nature),281(5733):第689-90页(1979)),罗勒(Ocimum basilicum)可抑制例如 疱疹病毒(HSV)、腺病毒(ADV)、乙肝病毒等DNA病毒和例如柯萨奇病毒B1(CVB1) 和肠病毒71(EV 71)等RNA病毒(Chiang等,临床实验药理学和生理学(Clin.Exp. Pharm.Physiol),32,第811-16页(2005)),苦味叶下珠(Phyllanthus amarus)可抑制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在人肝细胞内的表达(Yeh等,抗病毒研究(Antiviral Res.,20,第185-92页(1993))并清除HBsAg(Thyagarajan等,柳叶刀(Lancet), 第764-66页(1988)),诃子(Terminalia chebula)抗1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Kurokawa等,抗病毒研究(Antiviral Res.),27,第19-37页(1995))。此外,植物 来源的抗病毒药物因其无毒且价廉很容易得到认同(Parida et al,环境药物学杂志 (J.Ethnopharmacol.),79,第273-278页(2002))。
虽然很多文献记载了若干草药提取物与抗病毒活性之间的关联,然而目前 尚没有系统地研究过植物提取物的抗DEN病毒活性。早前的研究显示植物不同部 分的提取物可能成为抗病毒化合物的来源(Herrmann等,实验生物学医学协会会报 (Proc.Soc.Exp.Biol.Med.),124,第865-74页(1967))。这促使部分学者开始对植 物来源的抗病毒化合物展开了共同的研究,由此汇总成一篇报道,据其报道,多 种植物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Aswal等,印度实验生物学杂志(Ind.J.Exp. Biol.),34,第444-67页(19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贝克赛实验室有限公司;遗传工程及生物技术国际中心;生物技术部,未经兰贝克赛实验室有限公司;遗传工程及生物技术国际中心;生物技术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3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