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横截面收缩部的转向齿条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4050.5 | 申请日: | 201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9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P·海恩;A·考甘;J·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22 | 分类号: | B62D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浦易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横截面 收缩 转向 齿条 外壳 | ||
1.一种用于动力转向系统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所述转向齿条外壳以管状方式围绕转向齿条并至少包括液压区(32)和机械区(34)以及内支承轴承(3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轴承通过所述外壳的至少两个横截面收缩部(46)而保持在所述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截面收缩部(46)在直径上彼此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设置均匀分布地设置在所述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的周界上的至少三个所述横截面收缩部(46)。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通过冲压部形成所述横截面收缩部(46)。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截面收缩部(46)仅以卡夹的方式保持在所述支承环(38)中。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截面收缩部(46)通过伸入到所述支承环(38)外表面上的凹入部(48)的形状配合而保持所述支承环(38)。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通道(102,102′,102″),所述通道形成所述转向齿条外壳内的两个开口(103,104),以容纳和可移位地安装穿过所述通道(102,102′,102″)的转向齿条,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止挡件(108,108′,108″)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面上以限制所述转向齿条的位移运动,
由插入所述通道并由钢板生产出的止挡部件(111″)提供所述止挡件(108,108′,108″),或者所述止挡件(108,108′)形成在所述转向齿条外壳(100,100′,100″)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108,108′)由所述转向齿条外壳(100,100′,100″)的所述通道(102)的横截面缩小部形成,或者所述止挡部件(111″)形成横截面缩小部(108″)。
9.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截面缩小部(108,108′,108″)相对于所述通道(102,102′,102″)的纵向轴线(109)对称地形成。
10.如前述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108,108′)或所述止挡部件(111″)设置在所述转向齿条外壳(100,100′,100″)的所述通道(102,102′,102″)的所述开口(104)的区域内。
11.如前述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通过板成型来生产所述止挡部件(111″)。
12.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通过深冲压工艺来生产所述止挡部件(111″)。
13.一种用于将支承环(38)固定到用于动力转向系统的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中的方法,所述转向齿条外壳以管状方式围绕转向齿条(30)并至少包括液压区(32)和机械区(34),其特征在于如下方法步骤,
a)将所述支承环(38)定位在所述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内的作用位置,
b)从外部在所述支承环(38)的区域内在所述转向齿条外壳(20,100,100′,100″)内产生横截面收缩部(46),从而使所述支承环(38)牢固地保持在其作用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20,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截面收缩部(46)以直径上彼此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40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