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状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桥接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5377.4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T·本杰明·麦克格林;罗伯特·苏丹;琳达·邓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状 网络 中的 媒体 接入 控制 | ||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要求2009年4月23日由琳达·邓巴(Linda Dunbar)等人递交的发明名称为“网状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桥接”的第61/171,95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该申请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相当于全文转载。
技术领域
无
背景技术
基于以太网的网络等现代通信和数据网络是由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节点构成的。节点可包括通过网络传输单个数据帧或包的路由器、交换机和/或网桥。例如,与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Q协议兼容的以太网交换机会根据其学习或提供的过滤数据库(FDB)转发数据帧。因此,所述帧可根据关联的目标地址(DA)和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符(VID)进行转发。如果FDB不包含与输入帧的DA和VID相匹配的项,则所述帧可扩散到除已到达的端口之外的其他所有端口。相应地,数据帧可在单个网络(或域)或不同网络(域)中的节点之间转发。
发明内容
在一项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包含交换机的网络,所述交换机经配置以学习源节点的源地址(SA),所述源节点具有源端口,所述源端口接收包括所述SA的帧,,所述的SA之前没有在另一端口上被学习;且所述交换机经配置以随后转发任何包含目标节点的目标地址(DA)的帧,所述DA与所述SA所关联的所述源端口上的所述已学习的SA匹配。
在另一项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包含交换机的网络,所述交换机经配置以在接收端口上收到的帧中包含之前未在源端口上学习的DA的情况下扩散所述帧,并通过标记扩散的帧来将扩散的帧与其他转发的帧区分开来,其中所述帧在多个端口上扩散。
在另一项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包含至少一个处理器的网络组件,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实施一种包含在端口上接收包含DA的非扩散帧,以及在DA不是组地址的情况下向与所述DA关联的一组扩散端口添加端口的方法。
在另一项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接收包含舍弃地址(UA)的帧,并为所述UA删除FDB项。
在又一项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禁用对应于与端口关联的多个地址的多个FDB项以及在控制帧中发送所述地址。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和权利要求书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这些特征和其他特征。
附图说明
为更全面地了解本发明,现提供以下关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的简要说明的参考,其中相同的参考编号代表相同的零件。
图1为网络中的桥接路径的一项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网络中的桥接路径的另一项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网络中失败的桥接路径的一项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A为学习和转发方法的一项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B为学习和转发方法的另一项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C为学习和转发方法的另一项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学习和转发方法的另一项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学习和转发方法的另一项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A为学习方法的另一项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B为学习和转发方法的另一项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舍弃和转发方法的一项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地址禁用和转发方法的一项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为通用计算机系统的一项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应了解,尽管下文提供了一项或多项实施例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但在实施所公开的系统和/或方法时可使用任意数量的技术,无论这些技术目前是否已知或存在。在任何情况下,本发明都不限于下文阐明的说明性实施方案、附图和技术,包括本文中说明和描述的示范性设计和实施方案,但可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权利要求的全部范围内有所修改。
一股来说,以太网交换机可基于网络树形拓扑结构使用扩散和学习(如帧扩散和地址学习)来为媒体接入控制(MAC)桥接建立FDB项。网络树形拓扑结构配置可实现使用扩散和学习来为单播数据帧建立FDB项。此外,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可用于建立成本最低的路径,从而实现最短路径桥接(SPB)。但是,链路状态路由法可能有一些缺点,例如需要将一个网络拓扑数据库分发给网络中的多个网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5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