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装置润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5557.2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8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耕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A01G3/04 | 分类号: | A01G3/04;A01G3/08;A01D3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装置 润滑 结构 | ||
1.一种作业装置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片,其用于进行规定的作业;
壳体,其支撑着上述刀片,使其可自如地往复运动;
旋转传递体,其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上述壳体中的收容室内,受驱动源的动力而转动;
偏心凸轮,其设置于上述旋转传递体上;
曲轴部件,其具有滑动自如地插入上述偏心凸轮中的嵌合环部,以及,与上述嵌合环部相连接的同时还与上述刀片相连接的连杆部,被设置成将上述旋转传递体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述刀片的往复运动,
并且将上述收容室,以上述连杆部中与刀片的连接部和上述嵌合环部的中心相连接的线段为分界线,分为在其一侧形成的第1室和以上述线段为分界线在其另一侧形成的第2室,且被设置成通过上述旋转传递体的旋转,在使上述第1室的容积缩小的同时使上述第2室扩大,并且,
为了使充满第1室的润滑油被引导至第2室,通过在上述偏心凸轮和嵌合环部的滑动接触面上形成的凹部使上述第1室和上述第2室相连通的润滑通道形成于嵌合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装置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通上述第1室和第2室的上述润滑通道,具有通过上述凹部向上述第1室开口的第1润滑通道和向上述第2室开口的第2润滑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装置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为一种环形槽。
4.一种作业装置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支撑着进行规定作业的刀片,使其可自如地往复运动;
旋转传递体,其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上述壳体中的收容室内,受驱动源的动力而转动;
偏心凸轮,其设置于上述旋转传递体上;
曲轴部件,其具有滑动自如地插入上述偏心凸轮中的嵌合环部,以及,与上述嵌合环部相连接的同时还与上述刀片相连接的连杆部,被设置成将上述旋转传递体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述刀片的往复运动,并且为了使充满上述收容室的润滑油被引导至由形成于上述偏心凸轮和嵌合环部的滑动接触面上的环形槽构成的凹部,形成有连通上述环形槽和至少位于偏心凸轮径向外侧的收容室空间的润滑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装置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容室,在上述曲轴部件的摇摆过程中,以上述连杆部和刀片的连接部与上述偏心凸轮的中心相连接的线段为分界线,分为在其一侧形成的第1室和以上述线段为分界线在其另一侧形成的第2室,
上述润滑通道,具有通过上述凹部向上述第1室开口的第1润滑通道和向上述第2室开口的第2润滑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装置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环形槽被设置在上述曲轴部件的嵌合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作业装置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心凸轮在从上述嵌合环部的一个面向另一面贯穿的同时,上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从上述嵌合环部的一个面向另一面贯穿,
上述第1润滑通道形成于上述一个面上,上述第2润滑通道形成于上述另一面上,
在使上述另一面与上述旋转传递体相对时,上述第1润滑通道和上述第1室相连通,同时上述第2润滑通道和上述第2室相连通,
在使上述一个面与上述旋转传递体相对时,上述第2润滑通道和上述第1室相连通,同时上述第1润滑通道和上述第2室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装置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齿轮,其与上述驱动源相连接,受来自该驱动源的动力而旋转,
上述旋转传递体是一种与上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55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收获机秸秆抛掷管
- 下一篇:在X射线产生中液体金属靶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