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接触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15866.X 申请日: 2010-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2365700A 公开(公告)日: 2012-02-29
发明(设计)人: 高谷幸悦;大久保幸治;中康弘;大上聪克;铃木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H50/44 分类号: H01H50/44;H01H50/14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浦易文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磁 接触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绕组线连结部和连接到 外部配线的端子的线圈端子结构,该绕组线连结部与电磁线圈的绕组线的端部 连接。

背景技术

在一种情况下,电磁接触器容纳触点部和电磁体,该电磁体在施加电压时 使触点部运动。触点部包括通过电磁体的操作可运动的可动触点支承体、返回 弹簧和多个可动触点、触点弹簧和固定触点。

电磁体包括电磁线圈、端子座、端子以及绕组线连结部,在该电磁线圈中, 绕组线围绕线圈架卷绕,固定芯插入线圈架的中空部内;端子座一体形成于线 圈架的一端处;端子可连接到外部配线;以及绕组线连结部可结合和连接绕组 的端部(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

图8和图9示出现有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线圈端子结构。

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绕线连结部2设置在容纳电磁体的第一外壳1内, 而可弹性变形的U形卷线结合接触部3与该绕组线连结部2一体形成。此外, 与外部配线连接的端子5容纳于连接到第一外壳1的第二外壳4内,且该端子 5包括形成端子螺纹孔的端子板5a以及端子接触部5b,该端子接触部从端子 板5a以基本上直角弯曲并与卷线连结接触部3接触。在该结构中,在通过弹 性变形的绕组线结合接触部3的按压力保持端子接触部5b的状态下,端子5 与绕组线连结部2电气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0-90800号

然而,在图8和图9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结构中,绕组线连结部2和端子5 是分开的结构,因而零部件数目增加使装置过程数增大,并类似地导致制造成 本的问题。

此外,仅由弹性变形的绕组线结合接触部3的按压力保持端子5的端子接 触部5b,因而,如果由于绕组线结合接触部3的弹性变形的作用而使按压力较 小,则要担心从第二外壳4脱开,因此可靠性有问题。

并且,因为现有技术的机构是这样的结构:绕组线连结部2和端子5在组 装时作为分开的构件连接,所以有如果灰尘或类似物在组装时侵入卷线接触部 3和端子5之间会发生导电故障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关注现有技术例子的上述未解决的问题,并具有提供一种电 磁接触器的目的,该电磁接触器能够通过减少零部件数目和组装过程数来减少 制造成本,并可防止端子在组装后脱开并且具有较高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组装具有电磁线圈、端子座、 端子和绕组线连结部,在电磁线圈中,绕组线围绕线圈架卷绕,端子座与线圈 架的一端一体形成;端子可连接到外部配线;以及绕组线连结部可卷绕绕组线 的端部以建立连接,电磁接触组装的特征在于,使端子、绕组线连结部以及与 端子座配合的被配合部一体化以形成线圈端子,且压入配合部通过压配与线圈 端子内的被配合部配合。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线圈端子包括形成为一体结构的端子、绕 组线连结部和被配合部,因而,零部件数目减少。此外,可通过将被配合部压 配到形成于端子座上的压入配合部来简单地安装线圈端子,因而,组装步骤数 也减少。此外,线圈端子是端子、绕组线连结部和被配合部的一体化结构,因 而,在组装同时没有用于连接之处,且不发生连接故障。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内,压入配合部具有配合壁,该配合壁 形成被配合部的压配空间,且被配合部具有压配到配合壁中的配合齿。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线圈端子的被配合部牢固地压配到压入配 合部中。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内,使压配空间闭塞住的闭塞部设置在 被配合部和压入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内,在该压配空间中,被配合部被压配到 压入配合部中。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当被配合部的配合齿被压配到压入配合部 的配合部中时产生刮削屑,但刮削屑通过闭塞部密封到压配空间中,因而,通 过空气洗净等来去除刮削屑是不必要的,进而更容易进行组装。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中,设置有防脱开部,该防脱开部防止 线圈端子沿与压配方向相反的方向脱开,其中,在该线圈端子中的被配合部已 被压配到压入配合部中。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能够可靠地防止线圈端子脱开,因而,提 高电磁接触器的配线端子部的可靠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58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