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阀的冗余的金属对金属的密封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5930.4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R·R·佩尔夫雷;E·A·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过程管理调节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8 | 分类号: | F16K1/38;F16K25/00;F16K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冗余 金属 密封 | ||
1.一种阀塞,其具有冗余的密封功能,并用于内阀的托架,所述阀塞包括:
锥形表面,其用以密封地接合所述托架的阀座;以及
密封件,其邻近所述锥形表面并布置在由所述阀塞限定的凹槽中,用以密封地接合所述阀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塞包括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所述密封件布置在所述第一保持器和所述第二保持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表面包括所述第一保持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保持器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表面被配置成与所述托架的所述阀座相互作用,从而当所述密封件磨损并且所述内阀处于关闭位置时实质上阻止所述阀塞耦接到的阀杆的一端接合所述内阀的凸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弹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表面包括金属表面。
7.一种用于内阀的阀杆组件,其包括:
阀杆,其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被所述内阀的凸轮接合,用以移动所述阀杆来控制流经所述内阀的流体流量;以及
阀塞,其耦接到所述阀杆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并且包括第一密封表面和第二密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表面用以接合所述内阀的托架的阀座来提供冗余的密封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表面包括所述阀塞的锥形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表面包括金属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表面布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表面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密封表面的第二部分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表面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由所述阀塞限定的凹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阀塞的第一阀塞部分的锥形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密封表面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阀塞的第二阀塞部分的锥形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阀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塞部分或所述第二阀塞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限定凹槽,所述第二密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凹槽中。
14.一种内阀,其包括:
主体,其限定腔室,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用以螺纹接合另一主体的外螺纹;
阀杆组件,其具有至少一个偏置元件,其中所述阀杆组件在托架上施加力,用以朝着所述主体推动所述托架来控制流经所述内阀的流体流量;
凸轮,其可旋转地耦接到所述内阀上,用以接合所述阀杆组件的端部来控制流经所述内阀的流体流量;以及
装置,其用于当耦接到所述阀杆组件的密封件磨损或者移除并且所述内阀处于关闭位置时保持所述阀杆组件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凸轮之间的间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保持所述阀杆组件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凸轮之间的所述间隙的装置包括所述阀杆组件的阀塞,所述阀塞包括当所述密封件磨损或移除时接合所述托架的阀座的锥形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保持所述阀杆组件的端部和所述凸轮之间的所述间隙的装置包括所述阀杆组件的阀塞,所述阀塞具有用以接合所述托架的阀座来提供冗余的密封功能的第一和第二密封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表面包括所述阀塞的锥形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表面包括金属材料,以及所述第二密封表面包括弹性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表面布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表面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密封表面的第二部分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表面包括布置在由所述阀塞限定的凹槽中的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过程管理调节技术公司,未经艾默生过程管理调节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59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湿度自动调节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性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