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地下气体贮存以在相互连接的处理单元间提供流动保障缓冲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6156.9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海恩·维勒;哈克·让·米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士单浮筒系泊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E21B43/40;B65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阴亮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地下 气体 贮存 相互 连接 处理 单元 提供 流动 保障 缓冲 | ||
1.用于开发一个或多个离岸烃田的系统,其包括:
-至少一个浮式烃处理单元(1),其系泊于海床(21)且通过立管(2)和海床上的井口(3)与烃储层(7)连接,所述单元(1)接收并处理通过所述立管(2)从所述储层(7)接收的烃混合物,所述浮式烃处理单元(1)装备有从所述接收的烃混合物分离油、水和气体的处理设备并且装备有用于贮存所分离的油的贮存罐(12);
-气体贮存缓冲储层(7),其与所述烃储层(40)相距一定距离且与所述烃储层(40)分离;
-气体输出立管(5),其与所述浮式烃处理单元(1)和气体缓冲储层(7)连接以将所分离的气体从所述烃处理单元(1)输出并将所述气体注入所述气体缓冲储层(7)以暂时贮存所产生的气体;以及
-气体立管(8),其一端与所述气体缓冲储层(7)连接且另一端与用于处理从所述气体缓冲储层(7)接收的气体的浮式气体处理单元(9)连接,以便将所述气体输送至海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烃处理单元(1),其中来自所述浮式烃处理单元(1)的气体输出立管(5)在到达所述气体缓冲储层7之前互相连接或各自独立地与所述气体缓冲储层(7)连接。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气体处理单元(9)包括装备有气体液化装置(13)的LNG运输装置以处理并贮存所产生的液化气体。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气体处理单元(9)以随风的方式系泊并能够与系泊系统和气体立管(8)分离及重新连接,以贮存、运输液化气体以及将液化气体卸载至海岸。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提供至少一个油穿梭输油船(16)以从所述浮式烃处理单元(1)运输所产生的油,以及提供至少一个LNG穿梭输油船(15)以从所述浮式气体处理单元(9)运输所产生的液化气体。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气体缓冲储层(7)为地下/表面下的储层。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气体缓冲储层(7)为枯竭井或盐穴。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浮式气体处理单元(9)可从系泊系统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气体缓冲储层(7)的第一气体立管(8)分离,并且能够与第二系泊系统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气体缓冲储层(7’)的第二气体立管(8’)连接,所述第二气体缓冲储层(7’)与所述第一缓冲储层分离并与所述第一缓冲储层相距一定距离以接收和液化暂时贮存的气体。
9.接收、处理及分送从烃储层(40)收集的烃混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至少一个系泊于海床(21)的浮式烃处理单元(1)上通过立管(2)接收烃混合物;
-在所述浮式烃处理单元(1)上处理所述油和气体以从所接收的烃混合物分离所述油、水和气体;
-在所述浮式烃处理单元(1)上提供的所述贮存罐(12)中贮存所分离的油;
-将所分离的气体从所述浮式烃处理单元(1)输出至与所述烃储层(40)相距一定距离并与所述烃储层(40)分离的贮存缓冲储层(7);
-将气体从所述气体缓冲储层(7)通过气体立管(8)转移至浮式气体处理单元(9);
-在所述浮式气体处理单元(9)上处理从所述气体缓冲储层(7)接收的气体;以及
-将所处理的气体运输至海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气体处理单元(9)上将气体液化并贮存。
11.如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浮式气体处理单元(9)与浮式烃处理单元(1)协同分离。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油穿梭输油船(16)从所述浮式烃处理单元(1)运输所产生的油,并且其中至少一个LNG穿梭输油船(15)从所述浮式气体处理单元(9)运输所产生的液化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士单浮筒系泊公司,未经瑞士单浮筒系泊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61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