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16594.5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6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井筒康文;泽田和幸;原田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7/06 | 分类号: | H01L27/06;H01L21/822;H01L21/8234;H01L27/04;H01L27/088;H01L29/7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尤其涉及安装了针对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保护电路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装置通常由于起因于来自外部的静电放电(ESD)等的浪涌(surge),内部电路的半导体元件容易损坏,因而在许多半导体装置中内置有保护电路。
作为ESD保护电路的代表性类型,可以列举二极管型及晶体管型、晶闸管型等。它们各自的用途,根据作为保护电路的响应速度及放电能力、以及在半导体芯片上的占用面积等的制约而有各种各样的用途。其中,MOS晶体管型的ESD保护电路在MOS晶体管的制造工艺中能够在同一工艺流程中形成,并且在占用面积及放电能力方面比较有利,因而被通常采用。
下面,作为现有示例,对专利文献1公开的ESD保护电路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
图12是构成ESD保护电路的MOS晶体管型保护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在记载于该图中的MOS晶体管型保护元件中,在P型的半导体基板901上隔着栅极绝缘膜902形成有栅极电极903。并且,在半导体基板901内,在栅极电极903的两侧形成有源极N型扩散区域904A和漏极N型扩散区域904B。另外,在漏极N型扩散区域904B的下部,与漏极N型扩散区域904B相接地形成有高浓度的P型扩散区域905。并且,在源极N型扩散区域904A和漏极N型扩散区域904B的上面,分别形成有硅化物层906A和906B。并且,通过在形成于半导体基板901上的层间绝缘膜907内设置的连接孔,形成有源极连接布线908A和漏极连接布线908B。
在这样构成的MOS晶体管型保护元件中,在对与漏极连接布线908B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焊盘施加浪涌电压时,表面由于硅化物层906A而低电阻化的漏极N型扩散区域904B的电位急剧上升。由此,借助漏极N型扩散区域904B与P型扩散区域905之间的PN结部的碰撞电离(impact ionization)现象而生成电子-空穴对。此处生成的空穴流入P型半导体基板901而成为放电电流。该放电电流借助半导体基板901固有的有限的电阻而带来半导体基板901内部的电位上升。结果,由漏极N型扩散区域904B、半导体基板901和源极N型扩散区域904A构成的横向寄生双极晶体管导通(conductive)。因此,从漏极连接布线908B向源极连接布线908A流过较大的电流,能够将浪涌电压作为电流向接地线释放。
图13是表示ESD保护电路的放电特性的曲线图。在记载于该图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ESD保护电路的漏极端子电压,纵轴表示从ESD保护电路的漏极流向源极的漏极电流。并且,在这种电路结构中,漏极端子与被保护元件(内部电路的构成要素)的外部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因而上述漏极端子电压也相当于施加给被保护元件的端子的电压。下面,说明ESD保护电路的动作与记载于图13中的曲线图的关系。
在从外部向ESD保护电路的漏极端子施加浪涌电压时,漏极端子电压急剧上升,在达到保护动作开始电压(下面称为Vt1)时,记载于图12中的横向寄生双极晶体管导通。此时,从漏极端子朝向源极端子流过电流,漏极端子电压借助骤回(snapback)现象而降低到产生于漏极-源极之间的电压的最小值即保持电压(下面称为Vh)。以后过渡为主放电动作,从而能够保护与漏极端子连接的内部电路的被保护元件。记载于图13中的特性R1(虚线)表示上述动作。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ESD保护电路中,在浪涌电压进入的漏极端子和漏极N型扩散区域904B的正下方形成有高浓度的P型扩散区域905。因此,在漏极N型扩散区域904B与P型扩散区域905之间的界面中形成有面积较大的陡峭的PN结。因此,随着浪涌电压的进入而容易产生雪崩击穿,因而寄生双极晶体管以更低的漏极电压而高效导通。即,进行了这样的研究,即上述ESD保护电路通过沿记载于图13中的箭头S的方向减小Vt1,从而针对来自外部的浪涌施加,能够在短时间内以尽可能低的电压完成内部电路的保护。记载于图13中的特性R2(实线)表示上述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825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ESD保护电路构成为以具有与内部电路同等的漏极耐压的MOS型晶体管为基本构造,尽可能减小保护动作开始电压(Vt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65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用户识别模块的便携式组件
- 下一篇:气门杆密封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