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下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8202.9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4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森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21/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下部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下部结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在地板和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主框架之间的接合部的车辆的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的下部结构需要吸收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施加的负荷。作为吸收负荷的结构,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131148(JP-A-2007-131148)描述了一种车身下部结构。在该车身下部结构中,地板联接至前纵梁的上部,并且地板上构件设置在上弯部处,于是在前纵梁内部提供了加强。
在该车身下部结构中,地板上构件设置在前纵梁上方,并且在前纵梁内部提供加强。因此,上面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提高生产率并且保持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的高碰撞性能。
然而,在JP-A-2007-131148描述的车身下部结构中,对于前纵梁提供地板上构件和加强件,因此增大了前纵梁的前部的弯曲刚度。因此,为了增大诸如前纵梁(地板构件)的主框架的前部的刚度,部件的数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结构,其能够增大主框架的弯曲刚度而不会增加部件的数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的下部结构,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和地板,所述地板联接至主框架。主框架具有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筋。
在上述方面的情况下,在车辆的下部结构中,主框架具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筋。以此方式,形成了筋,从而主框架的弯曲刚度可以增强。另外,形成筋以增强弯曲刚度,所以主框架的弯曲刚度可以增强而不会增加部件的数量。
在上述方面中,上弯部可以形成在主框架的前部和地板之间。主框架可以具有弯曲力矩抵抗部、轴向负荷调整部和轴向负荷分散部,其中所述弯曲力矩抵抗部形成在上弯部中,所述轴向负荷调整部调整轴向负荷从上弯部朝着车辆的后侧的传递,而所述轴向负荷分散部将轴向负荷分散至地板。
在上述方面的情况下,车辆的下部结构包括弯曲力矩抵抗部、将轴向负荷从上弯部传递至后侧的轴向负荷调整部和将轴向负荷分散至地板的轴向负荷分散部。因此,可以增强主框架的弯曲刚度而不会增加部件的数量,并且也可以增强主框架的轴向负荷可传递性和轴向负荷可分散性。结果,可以显著增强主框架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的刚度。
在上述方面中,地板与主框架的联接部可以是平的。
在上述方面中,地板与主框架在上弯部处的联接部可以是平的。
在上述方面的情况下,地板与主框架的联接部是平的,所以地板施加高的张力。因此,可以抑制主框架的弯曲或变形。
在上述方面中,筋的深度可以朝着车辆的后侧增大。
在上述方面的情况下,使筋表面朝着车辆的后侧接近地板,所以从主框架的前侧传递至后侧的负荷可以被沿着主框架的竖直方向调整。因此,可以增强主框架的负荷可传递性和负荷可分散性。
在上述方面中,主框架中的上弯部可以包括上构件和下构件。筋可以包括前上筋和前下筋,其中所述前上筋形成在上构件中并且所述前上筋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而所述前下筋形成在下构件中并且所述前下筋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弯曲力矩抵抗部可以包括前上筋、前下筋以及保持在上构件和下构件之间的地板。
在上述方面的情况下,上构件和下构件每一个具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筋,所以上构件和下构件可以施加抵抗弯曲力矩的高刚度。此外,地板保持在上构件和下构件之间,所以地板的张力可以抵抗弯曲力矩。结果,能够施加抵抗弯曲力矩的更高的刚度。
在上述方面中,前下筋可以形成为使得深度朝着车辆的后侧增大。前上筋可以形成为使得深度朝着车辆的后侧直至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增大,并且所述深度在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后侧上朝着所述车辆的后侧减小。
在上述方面中,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前地板横梁和后地板横梁可以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以一定间隔布置在地板联接至主框架的位置处。筋可以包括主筋,所述主筋形成在主框架的轴向负荷调整部中的前地板横梁和后地板横梁之间,使得深度朝着车辆的后侧增大并且主框架中的轴向负荷调整部的高度朝着车辆的后侧减小。
在上述方面中,主筋可以与前下筋连续地形成。
在上述方面中,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前地板横梁和后地板横梁可以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以一定间隔布置在地板联接至主框架的位置处。在前地板横梁和后地板横梁之间的主框架可以形成为使得朝着车辆的后侧主框架的高度减小且横截面积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8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