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8618.0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4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英树;染谷胜己;前田直树;服部优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F16F13/18 | 分类号: | F16F13/18;F16F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常用作工业机械、汽车的发动机架(engine mount)等的、用于将从发动机等振动产生部向车体等振动承受部传递的振动吸收并使其衰减的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成为车辆的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和成为振动承受部的车体之间配设有作为发动机架的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吸收发动机所产生的振动,抑制向车体侧传递振动。作为该隔振装置,公知有在装置内部设有弹性体和一对液室、且一对液室通过限制通路互相连通的液体封入式的装置。采用该液体封入式的隔振装置,在搭载的发动机工作而产生振动的情况下,利用弹性体的减振功能及将一对液室之间连通起来的节流孔内的液体粘性阻力等吸收振动,抑制向车体侧传递振动。
作为上述以往的液体封入式的隔振装置,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5所示的装置。专利文献1~5所述的隔振装置利用分隔构件将液室分隔成主液室和副液室,利用构成在分隔构件的外周的限制通路使主液室和副液室相连通。
但是,在分隔构件的外侧利用相对于该分隔构件独立的限制通路构件在其与分隔构件之间构成限制通路的情况下,存在通过硫化等将隔膜直接粘接在限制通路构件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确保分隔构件与限制通路构件、隔膜之间的密封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038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04964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21080号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14317号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3634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考虑到上述事实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分隔构件与限制通路构件、隔膜之间的密封性的隔振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包括:第1安装构件,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一者;第2安装构件,其做成筒状,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弹性体,其配设在上述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之间,将两者连结起来;主液室,其将上述弹性体作为分隔壁的一部分地构成在上述第2安装构件的内侧,封入有液体;副液室,其封入有液体,该副液室的分隔壁的至少一部分由隔膜形成,该副液室能够扩大或缩小;分隔构件,其具有筒状的筒部、从上述筒部的靠上述主液室侧一端向径向外侧延伸地构成且外周沿着上述第2安装构件的内周配置的凸缘部、及配置在上述筒部的径向内侧的可动弹性膜,该分隔构件用于将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之间分隔开;限制通路构件,其做成相对于上述分隔构件独立的环状,配置在上述分隔构件的筒部和上述第2安装构件之间,该限制通路构件具有底部和沿着上述第2安装构件的内周配置的通路外筒部,该底部与上述通路外筒部相连地形成,与上述凸缘部相对地配置,并配置在上述筒部的筒轴方向内侧,在该限制通路构件与上述分隔构件之间构成使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相连通的限制通路,并且,上述隔膜的外周端粘接在至少上述底部的内周。
在上述构造的隔振装置中,限制通路构件相对于分隔构件独立,在分隔构件与限制通路构件之间构成有使主液室和副液室相连通的限制通路。构成副液室的隔膜的外周端粘接在至少底部的内周,该限制通路经由构成在限制通路构件的底部的开口与副液室相连通。限制通路构件的底部配置在筒部的外周侧的筒轴方向内侧。因而,通过将粘接有隔膜的外周端的限制通路构件向径向内侧凿紧,能够可靠地将底部的内周侧和分隔构件的筒部外周之间密封。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隔振装置包括与上述底部相连地形成的、沿着上述筒部的外周配置的通路内筒部。
采用上述构造,能够利用通路内筒部的内侧面将通路内筒部的内侧面与分隔构件的筒部外表面之间密封。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通路内筒部自上述底部的内端部朝向上述副液室侧延伸。
采用上述构造,通过将通路内筒部向径向内侧凿紧,能够可靠地将通路内筒部与筒部之间密封。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底部的圆周方向一部分构成有与上述副液室相连通的开口,上述隔膜在与上述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在比上述开口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粘接于上述限制通路构件。
如上所述,能够在限制通路构件的底部构成开口而使限制通路和副液室相连通。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隔膜在比上述底部的内周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构成上述副液室,上述隔膜在与上述底部的开口相对应的连通位置向径向外侧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8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油缸装置
- 下一篇:动态硫化丁苯橡胶型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