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量控制装置、摄影装置以及光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9019.0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2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仁平文雄;中明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JVC建伍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9/02 | 分类号: | G03B9/02;G02B5/00;G03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郭凤麟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置 摄影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装置中的为得到适当曝光的光量控制装置、摄影装置以及光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摄像机或者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影装置中,为得到适当曝光而缩小透镜的光阑(以下称小光阑)。通过缩小光阑会发生两个问题。第一是在小光阑状态下摄影装置的摄影元件的组件的玻璃盖片或者光学低通滤波器上的灰尘或者划痕的影子有时被摄入摄影图像内。第二是由于收缩孔径而引起的对于摄影装置的摄影透镜的成像的衍射的影响变大。
为解决这些问题,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节流机构和ND(Neutral Density)滤光器的光量节流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大体记载如下:在具有使光阑孔径的大小可变的多个光阑叶片、和在通过光阑叶片形成的孔径内配置的ND滤光器的光量节流装置中,ND滤光器作为与光阑叶片分开的部件。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光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332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通过不仅使用光阑叶片而且使用ND滤光器能够更加高效地控制光量。但是,不能充分改善光阑孔径中的衍射的影响,同时有可能发生由于使用ND滤光器而导致透射光量节流装置的光的波象差变大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量控制装置、摄影装置以及光量控制方法,其能够容易地控制入射到摄影元件的光的光量,同时光阑孔径中的衍射的影响小,即使在使用ND滤光器的情况下波象差也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下面的1)到3)的结构以及4)、5)的控制方法。
1)一种光量调节装置23,其特征在于,具有:孔径光阑部26,其具有固定孔径261,该固定孔径261具有预定大小的第一孔径面积,并且控制入射的光的光束为预定的大小;光量光阑部24,其通过使多个光阑叶片移动,把孔径的大小从上述第一孔径面积变为比上述第一孔径面积小的第二孔径面积,由此限制透过的光量;以及减光部25,其具有对于入射的光的透射系数在第一值以上的第一区域253、以及对于入射的光的透射系数为比上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的第二区域,并且被设置成可在第二区域254面对孔径光阑部26的孔径部的第一遮光状态和第一区域253面对孔径部的第二遮光状态之间移动,减光部25的移动在光量光阑部24中的孔径的大小为第一孔径面积的状态下进行。
2)1)中所述的光量调节装置23,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区域253的光和通过第二区域254的光线的透射波面相位差在0.55μm波长时为0.2μm以下。
3)一种摄影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影元件3,其在与被摄影体图像对应的光入射时,把入射的上述光变换为电信号后作为检测信号输出;镜头部2,其由多个透镜组成,使被摄影体图像成像在上述摄影元件上;在镜头部2的多个透镜之间设置的1)或2)所述的光量调整装置23;以及控制部4,其根据从摄影元件3输出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光量调节装置23的减光部25和光量光阑部24。
4)一种光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曝光量比较步骤,比较基于根据入射到摄影元件3的与被摄影体图像对应的光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检测亮度等级(level)、与预先决定的设定亮度等级,判断检测亮度等级是否高于设定亮度等级;减光部位置检测步骤,当在曝光量比较步骤中判断为检测亮度等级高于设定亮度等级的情况下,判断减光部25的遮光区域254是否处于覆盖孔径光阑部26的状态;光阑叶片开合检测步骤,当在减光部位置检测步骤中判断为减光部25的遮光区域254覆盖孔径光阑部26的情况下,检测光阑叶片的开合状态,判断光阑叶片是否是完全封闭的状态;以及光阑叶片移动步骤,当在光阑开合检测步骤中判断为光阑叶片不在完全封闭的状态的情况下,使光阑叶片向封闭的方向移动。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减光部移动步骤,当在ND滤光器位置检测步骤中判断为减光部25的遮光区域254未覆盖孔径光阑部26的情况下,使减光部25向遮光区域254覆盖孔径光阑部26的方向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控制入射到摄影元件的光的光量,并能够减小光阑孔径中的衍射的影响,即使在使用了ND滤光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波象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量光阑部24的立体图。图2(a)表示光阑的开放状态,图2(b)表示关闭光阑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VC建伍株式会社,未经JVC建伍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9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