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隔离聚合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9391.1 | 申请日: | 201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L·L·菲尔滋;A·W·马丁;S·M·欧马利;D·M·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4/18 | 分类号: | C08F214/18;C08F220/24;H01B3/44;C08L33/16;C09D133/16;C08K3/10;C08L7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聚合物 组合 | ||
1.一种组合物,其包含:
至少一种可交联单体;
至少一种疏水性单体;以及
至少一种提高介电常数的试剂,所述试剂选自:提高介电性的单体、铁电颗粒、电活性聚合物及其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可交联单体包含丙烯酸酯单体、酰亚胺单体、氨基甲酸酯单体、无机单体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可交联单体是三官能、四官能、五官能或六官能单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可交联单体是乙氧基化丙烯酸酯单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可交联单体是乙氧基化(15)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5)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或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组合物总重计,所述组合物包含约5%-约30%的可交联单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疏水性单体包含至少五个氟原子、具有至少六个碳原子的烷基链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疏水性单体是甲基丙烯酸五氟苯甲酯、甲基丙烯酸五氟苯酯、丙烯酸2,2,3,3,3-五氟丙酯、甲基丙烯酸2,2,3,3,4,4,5,5-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4,4,5,5,6,7,7,7-八氟-2-羟基-6-(三氟甲基)庚酯、丙烯酸2,2,2,3,3,4,4,5,5,6,6,7,7-十二氟庚酯、丙烯酸2,2,3,3,4,4,5,5,6,6,7,7,8,8,9,9-十六氟壬酯、丙烯酸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2-二十氟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或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含选自下组的第二疏水性单体:六氟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1H,1H,6H,6H-八氟-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H,1H,5H,5H-六氟-1,4-戊二醇酯、季戊四醇二丙烯酸单硬脂酸酯及其组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组合物总重计,所述组合物包含约20%-约85%的疏水性单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基团电负性至少约为2.4的提高介电性的单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介电性的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五溴苯酯、乙氧基化双酚二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甲基丙烯酸糠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2-氰基乙酯、乙烯基二茂铁、甲基丙烯酸炔丙酯或其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组合物总重计,所述组合物包含约10%-约60%的提高介电性的单体。
14.一种包含以下物质的聚合产物的涂料:
至少一种可交联单体;
至少一种疏水性单体;以及
至少一种提高介电常数的试剂,所述试剂选自:提高介电性的单体、铁电颗粒、电活性聚合物及其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产物的交联密度至少约为10%。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与水的接触角至少约为65°。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的介电常数至少约为2。
18.一种制品,其包含:
一种包含聚合物的电隔离层,所述聚合物包含:
至少一种可交联单体;
至少一种疏水性单体;以及
至少一种提高介电常数的试剂,所述试剂选自:提高介电性的单体、铁电颗粒、电活性聚合物及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93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