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有路由的网络中冗余主机连接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9938.8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S·加普塔;A·甘瓦尼;P·科甘蒂;虞顺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赵林琳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 网络 冗余 主机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网络管理。更具体而言,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有助于在有路由的网络中从一个网络设备到多个设备的链路聚合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在数据通信网络中实施更多任务关键应用,对于网络设计师而言高可用性的操作作为价值命题正在变得日益更为重要。经常希望在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划分常规聚合链路(从一个设备到另一设备),从而节点失败或者链路失败不会影响多归属设备的操作。
同时,第2层(例如以太网)联网技术继续演变。已经传统上成为第3层(例如IP)网络特性的更多类似于路由的功能正在向第2层中迁移。值得注意的是大量链路透明互连(TRILL)协议的近来发展允许以太网交换机更像路由设备一样工作。TRILL克服常规生成树协议的固有低效率,这迫使第2层交换机耦合于逻辑生成树拓扑中以避免回路。TRILL通过在交换机中实施路由功能并且在TRILL报头中包括跳跃计数来允许路由桥接器(R桥接器(RBridge))耦合于任意拓扑中而无回路风险。
尽管TRILL给第2层网络带来诸多合乎需要的特征,但是当具有TRILL功能的设备与非TRILL设备耦合时一些问题仍未解决。具体而言,当非TRILL设备使用链路聚合来耦合到多个TRILL设备时,现有技术未提供一种完全利用TRILL网络的可扩展和灵活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该交换机包括管理机制和配置机制。在操作期间,管理机制被配置成与伙伴交换机结合操作交换机作为单个逻辑交换机。配置机制被配置成向逻辑交换机分配虚拟交换机标识符。
在对这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中,交换机是能够在无需网络拓扑基于生成树的情况下进行路由的第2层交换机。
在对这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中,交换机是配置成根据TRILL协议来操作的路由桥接器。
在对这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中,配置机制还被配置成将通向逻辑交换机的链路的成本设置为零。
在对这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中,交换机包括配置成用虚拟交换机标识符标记帧的入口交换机字段的帧标记机制,其中从耦合到交换机的设备接收帧。
在对这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中,交换机包括配置成向伙伴交换机通知与耦合到交换机和伙伴交换机的设备关联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的可达性的通信机制。
在又一变形中,在检测到在设备与伙伴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失败时,配置机制被配置成将设备与虚拟交换机去关联。
在又一变形中,在检测到在设备与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失败时,通信机制被配置成经由交换机间通信信道向伙伴节点通知失败。
在对这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中,交换机包括配置成通报虚拟交换机等效于交换机和伙伴交换机二者的通信机制,由此有助于向耦合到两个交换机的设备或者从耦合到两个交换机的设备的多径路由。
在对这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中,在帧的入口交换机标识符与虚拟交换机标识符相同时、或者在帧的入口交换机标识符不同于虚拟交换机标识符并且在设备与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并非主要链路时,交换机丢弃与同时耦合到交换机和单独物理交换机的设备所属的多播组对应的所接收的多播帧。
在对这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中,在同时耦合到交换机和单独物理交换机的第二本地设备在与从耦合到交换机的第一本地设备始发的多播帧对应的多播组中时交换机向第二设备转发多播帧。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例网络,其中向经由划分的聚合链路耦合到非TRILL设备的两个物理TRILLR桥接器分配虚拟R桥接器标识符。
图2呈现了如下流程图,该流程图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入口物理R桥接器配置来自双归属终端站的入口帧的TRILL报头的过程。
图3A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入口TRILL帧的示例报头配置,该报头配置在它的入口R桥接器别名字段中包含虚拟R桥接器别名。
图3B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入口TRILL帧的示例报头配置,该报头配置在它的TRILL选项字段中包含虚拟R桥接器别名。
图4呈现了如下流程图,该流程图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参与链路聚合的伙伴R桥接器转发单播TRILL帧的过程。
图5A呈现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如何能够在双归属终端站之间处置多播的例子。
图5B呈现了如下流程图,该流程图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发多播帧的过程。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其中双归属终端站的物理链路之一经历失败的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99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