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抗原呈递细胞的抗病毒疫苗在审
申请号: | 201080020430.X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G·祖拉夫斯基;J·F·班彻罗;A-L·弗拉玛;Y·莱维;M·蒙特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07K16/08;C12N15/63;C12N15/62;A61K39/395;A61K3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抗原 呈递 细胞 抗病毒 疫苗 | ||
1.一种融合蛋白,其包括式:
Ab-(PL-Ag)x;
Ab-(Ag-PL)x;
Ab-(PL-Ag-PL)x;
Ab-(Ag-PL-Ag)x;
Ab-(PL-Ag)x-PL;或者
Ab-(Ag-PL)x-Ag;
其中Ab是抗体或者其片段;
PL是包含至少一个糖基化位点的至少一个肽接头;
Ag是至少一种病毒抗原;以及
x是从1到20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融合蛋白在溶液中比没有糖基化位点的PL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Ag包括来自腺病毒、逆转录酶病毒、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疱疹病毒、轮状病毒、汉坦病毒(hantaviruses)、冠状病毒、披膜病毒(togavirus)、黄病毒(flavirvirus)、弹状病毒、副粘病毒、正粘病毒(orthomyxovirus)、本扬病毒(bunyavirus)、砂粒病毒、呼肠孤病毒、乳头瘤病毒(papilomavirus)、细小病毒、痘病毒、嗜肝DNA病毒或海绵状病毒的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Ag包括肽,所述的肽来自HIV、CMV、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流感、麻疹、脊髓灰质炎、天花、风疹、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爱泼斯坦-巴尔、日本脑炎、狂犬病、流感或感冒病毒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Ag选自:
Nef(66-97):VGFPVTPQVPLRPMTYKAA VDLSHFLKEKGGL(SEQ ID NO.:1)、
Nef(116-145):HTQGYFPDWQNYTPGPGVRYPLTFGWLYKL(SEQ ID NO.:2)、
Gag p17(17-35):EKIRLRPGGKKKYKLKHIV(SEQ ID NO.:3)、
Gag p17-p24(253-284):NPPIPVGEIYKRWIILGLNKIVRMYSPTSILD(SEQ ID NO.:4)、或者
Pol 325-355(RT 158-188)为:AIFQSSMTKILEPFRKQNPDIVIYQYMDDLY(SEQ ID NO.: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Ag为19到32个残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Ag选自在HIV-1Nef、Gag和Env蛋白质中鉴别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所述的HIV-1Nef、Gag和Env蛋白质以MHC-I类分子呈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Ag选自HIV gp120、gp41、Gag、p17、p24、p2、p7、p1、p6、Tat、ReV、PR、RT、IN、Vif、Vpr、Vpx、Vpu和Nef。
9.如权利要求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x包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或者19。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Ag包括来自不同抗原的病毒肽,所述的病毒肽由不同的肽接头隔开。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Ag由至少一个含有丙氨酸和丝氨酸的PL隔开。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融合蛋白选自SEQ ID NO.:21、22、23、24、25、26或者36。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融合蛋白从包括多核苷酸载体的细胞中分离,所述的多核苷酸载体编码所述的融合蛋白,所述的多核苷酸载体包括SEQ ID NO.:21、22、23、24、25、26或者36。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的Ab包括SEQ ID NO.37和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勒研究院,未经贝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04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