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静脉输液的手动泵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0863.5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1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A·D·T·D·O·萨尔加亚;W·D·科洛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夫麦迪克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静脉 输液 手动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享有2009年3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164,763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注射静脉输液的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静脉输液注射到主体内的手动泵。
背景技术
在医学和兽医学领域中,会需要将静脉输液快速地注射到主体内。通常使用的静脉输液的示例是盐水和乳酸钠林格。这些输液可以用于维持或者提高血压并且促进适当的灌输。在创伤性休克情况下或者在感染性休克情况下,体液复苏经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以维持或者提高血压。
当前,诸如急救医务人员或者军队野战医生的第一响应者已知借助重力滴液器施用静脉输液,所述重力滴液器具有输液袋、输液管、和针头或静脉导管。当针头或静脉导管插入主体中时,重力使液体从输液袋通过输液管和针头流入主体中。为了增大静脉输液注射到主体中的速度,技术人员可以在输液袋上施加压力。可以通过手、通过采用血压袖带、或者通过其它外部气动压力装置在输液袋自身上施加压力。
另外,骨内(I.O.)管在儿童主体以及成人主体中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骨内输液是直接注射到主体骨骼的骨髓中的过程。骨内输液经常具有较慢的注射速度。
还存在若干类型的注射静脉输液的电子泵。这些电子泵经常是非常昂贵且复杂的,且需要特殊的训练来操作。另外,这些电子泵可以是精密的并且不适于野外使用。第一响应者团体将需要若干个电子泵,从而增加了成本。最后,电子泵需要电源,例如电池或者壁上插座,并且必然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手动静脉泵包括输入管、操作地连接到输入管的蓄液器和操作地连接到蓄液器的输出管。手动静脉泵还包括能手动操作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配置成帮助液体从输入管通过蓄液器流到输出管。
附图说明
在所附附图中示出了结构,所述结构与以下提供的详细说明一起描述所要求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以下附图和说明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应当理解的是,示出为单个部件的元件可以用多个部件代替,并且示出为多个部件的元件可以用单个部件代替。附图不按比例绘制并且某些元件的比例可以被放大以用于说明的目的。
图1是与输液袋和输液管结合的手动静脉泵的示意图;
图2是具有曲柄的手动静脉泵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具有曲柄和旋转室的手动静脉泵的一个实施例的顶部剖视图;
图4是具有曲柄和球形物(bulb)的手动静脉泵的可替代实施例的顶部剖视图;
图5是具有致动器外壳和蓄液器外壳的手动静脉泵的可替代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A和6B是具有一对不对称的隔膜泵的蓄液器外壳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A和7B是具有一对对称的隔膜泵的蓄液器外壳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具有触发器的手动静脉泵的可替代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是具有触发器和球形物的手动静脉泵的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10是具有触发器和活塞的手动静脉泵的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11是具有触发器和旋转室的手动静脉泵的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12是用于用在具有触发器的手动静脉泵中使用的示例性的双倍弹簧马达的立体图;
图13是用于用在具有触发器的手动静脉泵中使用的示例性的六倍弹簧马达的立体图;
图14是具有至少一个枢转手柄的手动静脉泵的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是具有至少一个枢转手柄的手动静脉泵的侧视图;
图16是具有至少一个枢转手柄的手动静脉泵的致动器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具有至少一个枢转手柄的手动静脉泵的致动器外壳的剖视图;
图18是用于手动静脉泵的蓄液器外壳的剖视图;以及
图19是用于用在手动静脉泵中使用的泵的可替代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示出和描述静脉泵的多个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泵可以用于泵送任何已知的静脉输液,所述静脉输液包括但不限于盐水、乳酸纳林格、胶体溶液、血小板和血液。另外,所公开的泵的用法不限于静脉输液应用。应当理解的是,泵可以例如用于伤口冲洗或者其它清洁或消毒目的。为了这些用法,泵可以与水、酒精、或其它消毒剂一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夫麦迪克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莱夫麦迪克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0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