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理照明负载的方法、系统及智能调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1027.9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8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G·W·珀尔曼;P·R·罗杰斯;D·L·克卢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静岚;刘鹏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理 照明 负载 方法 系统 智能 调光器 | ||
1.一种智能调光器(12),其用于管理耦合到AC电压源(174)的照明负载(172),所述智能调光器(12)包括:
控制电路(170),其耦合在照明负载(172)和AC电压源(174)之间,控制电路(170)具有针对与之相关联的照明负载(172)的阈值负载电流值;
线电压传感器(176),其耦合在照明负载(172)和AC电压源(174)之间与控制电路(170)通信,线电压传感器(176)用于读取照明负载(172)两端的线电压;以及
被定位为与控制电路(170)通信的负载传感器(178),该负载传感器(178)用于对提供给照明负载(172)的负载电流进行采样,
其中控制电路(170)比较采样负载电流和阈值负载电流以确定切断条件的出现,该控制电路(170)响应所述切断条件选择性地调节施加到照明负载(172)的线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器(12),其中控制电路(170)包括局部自足电路保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器(12),其进一步地包括没有局部补充电路保护的智能调光器(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光器(12),其中局部补充电路保护包括选自包括次级电路保护器和过流装置的组中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器(12),其中控制电路(170)进一步包括:
处理器电路部分(192),用于比较采样负载电流和阈值负载电流;
负载控制电子装置部分(196),用于响应切断条件选择性地调节施加到照明负载(172)的线电压;以及
电源部分(194),用于调整由AC电压源(174)提供的线电压。
6.一种用于管理照明功率密度的系统(10),该系统包括:
第一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a、34a、36a),其接收来自第一AC电压源的第一线电压;
第二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b、34b、36b),其接收来自第二AC电压源的第二线电压;
第一智能调光器(12),其连接至第一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a、34a、36a),第一智能调光器(12)用于监视提供至第一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a、34a、36a)的第一负载电流;以及
第二智能调光器(14),其连接至第二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b、34b、36b),第二智能调光器(14)用于监视提供至第二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b、34b、36b)的第二负载电流,
其中第一和第二智能调光器(12、14)分别选择性地调节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a、34a、36a、32b、34b、36b)的第一和第二线电压,以作为对满足切断条件的合计采样负载电流的响应,该切断条件是通过比较合计采样负载电流和所建立的阈值负载电流而确定的,该合计采样负载电流包括第一采样负载电流和第二采样负载电流之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10),其中第一和第二智能调光器(12、14)包括局部自足电路保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10),其进一步地包括没有局部补充电路保护的第一和第二智能调光器(12、14)。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10),其中第一AC电压源和第二AC电压源包括同样的AC电压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10),其中第一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a、34a、36a)和第二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b、34b、36b)是远端定位的。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10),其中第一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a、34a、36a)和第二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b、34b、36b)被定位在共同的照明区域。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10),其中第一多个局部互连的照明负载(32a,34a,36a)连接至开关(16)和显示器(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10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