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应用的圆形插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1039.1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W·梅纳特;B·弗雷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IFM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永波;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应用 圆形 插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工业应用的圆形插接器。
背景技术
DE102005056563公开一种具有震晃防护机构的圆形插接器。不带震晃防护机构的插接器也被用在各种不同的工业领域。它们一般由一个弹性把手和一个具有连接缆线的接触座构成。连接缆线沿纵向定位或者说相对于插接方向成90°定位。把手局部包围接触座以及连接缆线。
还知道了这样的结构,其中,使用者可以将缆线本身夹紧在插接系统上。在这里,把手以具有内置触点端子的壳体形式构成。
为了与可以例如设置在工业自动化技术设备的传感器上的相应配合件连接,设有具有内螺纹的锁紧螺母。插接器的两个变型即凸型(插头)或者凹型(插座)是可行的。
在工作状态中,传感器通过各自的连接缆线与控制/分析单元固定连接。通常,在控制/分析单元中不仅分析传感器信号,而且还从那里提供传感器电压供电。
通常,这样的插接器被用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该插接器的一个应用领域是食品领域(食物),在这里,针对设备适用严格的卫生规定。为了清理设备,大多使用含酸的或碱性的清理介质/消毒介质。
另一个应用领域是加工领域/工具领域(非食物),在这里,设备必需满足其它要求。对于在此领域的插接器,尤其是耐冷却介质或润滑介质的性能是意义重大的。
在这两种应用领域中(食物/非食物),也可以使用高压清理方法/蒸汽束清理方法。
总之,流体侵入组装好的插接器的内部可能导致在插接器内(例如在接触座上)的传导性构件腐蚀。
插接器例如因为腐蚀而失效可能尤其因应用场合的不同而造成整台设备的停机,进而造成显著的费用支出。
对于小型插接器即≤M8,存在工业标准DIN EN61076-2-104,该工业标准针对M8圆形插接器尤其规定了具有相应公差的插头件的标定尺寸。
为了在这样的比M12插头小的插接器中实现密封,通常采用O形圈。因为对于它们来说不设有定义的支承面或止挡面,所以O形圈在螺纹连接接合时从其规定位置移开或被挤出,这是因为在插接器和配合件之间必然有一定程度上的轴向间隙。在这两种情况下,密封作用可能受到损害。
当在插接器或其配合件的制造中出现标准偏差时,就像这在世界范围内生产时无法排除的那样,O形圈受到更强烈的挤压。
还无法排除的是,O形圈粘在配合件上并且因而不经意地由使用者在解除插接连接时在原本的插接器上丢失。当另外的插接连接装置接合时,密封件缺失,因此流体很容易进入到插接器内部区域。总之,通过作为密封件的O形圈不能来保证在插接器中的可靠密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圆形插接器,它不具有上述的缺点,并且尤其实现持续且长期稳定的插接装置的密封。
该任务将通过以下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来完成。
本发明的主要构想在于,在上述类型的圆形插接器中设置特殊构型的密封件,其密封面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第一密封部主要设计用于径向密封作用且第二密封部设计用于主要轴向的密封作用。
通过第一密封部,圆形插接器套装时的径向位移得以补偿,这是因为该密封部近似担负对中作用。
如果因为在配合件(凸型)上存在较大的标准偏差而使得第一密封部的对中功能不够或者无效,则通过第二密封部也可以桥接较大的间距并由此实现轴向密封。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是圆形插接器的局剖透视俯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包括本发明密封件的接触座的竖向放大俯视图,
图3a是带有本发明密封件的接触座在与标准配合件组装的状态中的截面图,
图3b是密封件在与非标准的配合件组装的状态中的截面图,
图4是带有常规密封件的接触座在与配合件组装的状态中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FM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IFM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1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