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机械构件和微机械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3341.0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F·恩吉卡姆恩吉蒙齐;W·朔克;J·穆霍;Z·莱什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81B3/00 | 分类号: | B81B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构件 制造 方法 | ||
1.微机械构件,具有:
一个支架(55);
一个可调元件(10);
一个外部定子电极组件(28)和一个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所述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通过至少一个外弹簧(53,81,90,94,98,100)与支架(55)相连,所述可调元件(10)这样耦合到所述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上,使得可通过在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和外部定子电极组件(28)之间施加第一电压来绕第一旋转轴线(12)相对于所述支架(55)调整所述可调元件(10);以及
一个内部定子电极组件(30)和一个内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6),所述内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6)包括带有至少一个电极指(26a,26b)的第一梁(50),该第一梁(50)沿着不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12)的第二旋转轴线(14)定向,该可调元件(10)这样耦合到所述内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6)上,使得可通过在所述内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6)的至少一个电极指(26a,26b)和所述内部定子电极组件(30)之间施加第二电压来绕第二旋转轴线(14)相对于所述支架(55)调整所述可调元件(10);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一个沿着第二旋转轴线(14)定向的中间弹簧(52),通过该中间弹簧将所述内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6)与所述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械构件,其中,所述中间弹簧(52)的与该中间弹簧(52)绕第二旋转轴线(14)的扭转相关的第一弹簧刚度小于抵抗所述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绕第二旋转轴线(14)的旋转运动的所述至少一个外弹簧(53,81,90,94,98,100)的第二弹簧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机械构件,其中,所述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包括带有至少一个电极指(24a)且不平行于第一梁(50)的第二梁(54)。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机械构件,其中,所述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包括一板式电极(86)。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机械构件,其中,所述内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6)是朝向相邻的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的一侧具有一凹槽,中间弹簧(52)至少部分地穿过该凹槽延伸。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机械构件,其中,所述外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4)和/或所述外部定子电极组件(28)的电极面(28a-1,28a-2)被第二旋转轴线(14)划分成布置于第二旋转轴线(14)第一侧的第一电极面(28a-1)和布置于第二旋转轴线(14)第二侧的第二电极面(28a-2),并且,第一电极面(28a-1)这样耦合到至少一个第一导线上,使得可将第一电位施加在所述第一电极面(28a-1)上,第二电极面(28a-2)这样耦合到至少一个第二导线上,使得可将与第一电位不同的第二电位施加在所述第二电极面(28a-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机械构件,其中,所述微机械构件包括一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设计用于使第一电位施加在第一电极面(28a-1)上并且第二电位施加在第二电极面(28a-2)上,该控制装置附加用于在考虑关于在所述内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6)的所述至少一个电极指(26a,26b)与所述内部定子电极组件(30)之间施加的第二电压和/或所述内部执行器电极组件(26)的所述至少一个电极指(26a,26b)相对于所述内部定子电极组件(30)的当前位置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之间的差。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机械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外弹簧(53,90,94,98)包括一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12)的弹簧(53,90,94,98),该弹簧构造成回曲形翻转弹簧(53)、扭簧(90)、V形弹簧(94)和/或两侧夹紧的弯曲弹簧(98)。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机械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外弹簧(81,100)包括一平行于第二旋转轴线(14)的弹簧,该弹簧构造成弯曲弹簧(81)和/或回曲形弹簧(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33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诊断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载导航设备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