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制品分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3473.3 | 申请日: | 201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5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P·穆勒;B·斯图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卢瓦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1/00 | 分类号: | B05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法国勒***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制品 分配 装置 | ||
1.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用于安装在容器上以构成流体制品分配器,所述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具有:
-分配机构(1),其具有主体(11)和能在所述主体中轴向地往复移动的致动杆(15),
-固定环(2),用于将所述分配机构(1)的主体(11)固定在容器的开口上,以及
-分配头(T),其安装在所述分配机构(1)的致动杆(15)上,所述分配头(T)与所述致动杆(15)一起能轴向地往复移动,所述分配头(T)具有轴向地装配在所述致动杆(15)上的连接套筒(32),所述分配头还具有侧分配孔(51),所述侧分配孔通过径向管道(35)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32),所述侧分配孔(51)形成在外壳(31,41)处,所述外壳以基本同心的方式环绕所述连接套筒(32),并在所述外壳和连接套筒之间限定基本环形的空间(E),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环(2)具有轴向引导部件(25,26,27),用以阻止所述分配头(T)相对于所述分配机构(1)的自由转动而同时允许该分配头的轴向移动,以及
-所述分配头(T)具有与所述轴向引导部件(25,26,27)相配合的至少一引导元件(35,36,37),所述引导元件在所述环形的空间(E)中从所述连接套筒(32)径向地延伸直至所述外壳(3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由所述径向管道(35,36)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由所述径向管道(35,36)构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32)通过支承板(33)与所述外壳(31,41)相连接,使用者能对所述支承板(33)施压以使所述致动头(T)轴向地往复移动,所述径向管道(35)使所述外壳(31)与所述连接套筒(32)相连接并从所述支承板(33)向下凸伸在所述环形的空间(E)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具有基本柱形的固接裙部(21)和接纳座(24),所述固接裙部用于同容器颈部相接合,所述接纳座用于接纳所述分配机构(1)的主体(11),所述接纳座(24)同心地布置在所述裙部(21)内,所述轴向引导部件(25,26,27)形成在所述接纳座(24)处并向上凸伸在所述致动头(T)的环形的空间(E)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引导部件(25,26,27)在所述致动头(T)的外壳(31,41)内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引导部件具有至少一向上敞开的轴向隙口(26,27),所述引导元件(35,36,37)经由上方接合在所述轴向隙口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引导部件具有至少一向上敞开的轴向隙口(26,27),所述径向管道(35,36)经由上方接合在所述轴向隙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管道(35)形成两个竖直的径向凸缘(36),这两个径向凸缘以小间隙滑动地接合在所述轴向隙口(26)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引导部件具有基本呈柱形的冠体(25),所述冠体形成至少一向上敞开的、用于滑动地接纳所述致动头(T)的引导元件(25,26,27)的轴向隙口(26,27)。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具有标位部件(214),用以确定所述固定环在容器颈部上的取向。
12.流体制品分配器,其具有流体制品容器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制品分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卢瓦有限合伙公司,未经瓦卢瓦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34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