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冷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4289.0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P·埃卡茨贝格;C·福泽;K-F·莱布勒;B·普夫洛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8 | 分类号: | F25D23/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文达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冷设备,尤其是家用冰箱,其具有包围着在一侧开口的至少一个存储隔室的框架、以及具有门,所述门封闭着存储隔室且为此抵靠于覆盖着存储隔室的框架前表面。这种类型的致冷设备一般在其门的内表面上具有平面状的突起,其接合在存储隔室中,并扩大了门的绝热材料层的有效厚度而不增大其从外面看的可视厚度。不过,门和框架相接触之处的表面是致冷设备的绝热中的最弱点,因为门和框架之间的气隙会将存储隔室的内部直接连接至布置于门和框架之间的密封件的内表面。如果没有采取适合的防范措施,存储隔室靠近门的前部区域因此一直比后部区域更加温热,并且存储隔室的最温热的点是位于其前部上角。
背景技术
为了能确保在存储隔室中的冷却物品的保存期限,必须保证存储隔室中任何地方的温度不会超过预定的极限值。不均匀的温度分布意味着,如果要在存储隔室的温热前部上角处符合极限值,存储隔室的其余区域需要被冷却至甚至更低的温度。致冷设备的能耗就随着在其存储隔室和其周围之间的温差不止线性地增大。因此,存储隔室中不必要的低温会对电器的经济可行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已知的是,尤其是对于无霜致冷设备,在存储隔室上设置鼓风器,以确保在存储隔室中的空气流动,并且因而确保在存储隔室的具有不同绝热水平的区域之间的更好温度均衡。然而,鼓风机也需要能量来驱动,这对于电器的能量平衡是个负担,并且由于这个驱动能量最终作为热输出至存储隔室,其就必须通过致冷单元的部件上的相应额外做功来消除,从而对电器的经济可行能力有着额外的负面作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设计一种致冷设备,其在没有驱动能量的恒定使用或配置的情况下在其至少一个存储隔室中实现更好的温度分布均匀性。
该目标的实现在于一种致冷设备,其具有:包围着在一侧开口的存储隔室的框架、门、以及布置于框架的前表面和门之间的密封件,所述门在闭合位置时抵靠于覆盖着存储隔室的框架前表面,所述密封件将内表面借助于气隙连接至存储隔室;在存储隔室和密封件的抵靠于框架顶部的区段之间延伸的气隙的顶部区段是长于在存储隔室和密封件的抵靠于框架底部的区段之间延伸的气隙的底部区段。由于气隙是热沿着进入存储隔室的最重要路径,沿着门的上边缘的热量流入能通过延长这个气隙而得到降低,从而实现更加均匀的温度分布。
气隙在密封件和存储隔室之间的路径上的方向变化显著地阻碍了由于空气流动所带来的热量传输。因此,优选地至少两次方向变化被优选地设置于气隙的顶部区段处。在顶部区段处的方向变化次数通常应当高于在底部区段处的方向变化次数。
门优选地具有接合在存储隔室中的突起,其中在框架顶部处的大致垂直的侧边与之面对。这会在两个间隙区段之间产生方向变化,其中一个间隙区段在顶部的水平区段和接合在存储隔室中的突起的上表面之间延伸,另一个间隙区段位于位于垂直侧边和突起的后表面之间。
垂直侧边优选地是从顶部向下伸出的凸缘的一部分。位于垂直侧边和框架的后壁之间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因而仍然能用作存储隔室的一部分。
向后升高的倾斜表面优选地形成于凸缘的后表面上。相比较于垂直后表面而言,这种倾斜表面更易于使用常规的深拉或深冲压技术来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位于凸缘和致冷设备的后壁之间的存储隔室的内切区域能用来容纳蒸发器。这可以是无霜蒸发器,因为使用这种类型的致冷设备,在存储隔室的前部区域中使用本发明所带来的改进绝热会有利地产生能耗的降低。
倾斜表面能延伸经过存储隔室的深度的至少一半,甚至优选地延伸经过存储隔室的全部深度。这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其中蒸发器被定位在存储隔室的内部容器和包围着内部容器的绝热材料层之间。
这种蒸发器能遍布于存储隔室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上,从而显著地有利于存储隔室中的均匀温度分布。
这种蒸发器的管线区段应当在凸缘中延伸,以允许在存储隔室的前部上角进行有效冷却。蒸发器的管线区段还应当定位于倾斜表面上,同时从凸缘连续地延伸至后壁的倾斜表面允许管线区域进行均匀分布。
为了将框架和门之间的接触区域中的相对较高的热量进入考虑在内,蒸发器的管线区段能布置为使得在门的附近相比较于存储隔室的后壁附近而言更加靠紧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加热管以常规方式被埋置在框架的前表面上,以防止来自环境空气的湿气沉积于框架的暴露表面上;所述加热管有利地布置于冷凝器下游的致冷剂回路中,因为由于上述壳体结构所引起的降低的热量进入意味着,框架在门附近的外表面不会变得和常规致冷设备一样地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4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网设备自组网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烯烃环氧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