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转移制品制造的平面磨料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5378.7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8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S·勒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C09J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爽;樊卫民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转移 制品 制造 平面 磨料 及其 方法 | ||
背景技术
将磨粒施用到基底有许多方法。例如,美国专利号2,332,505(Crompton)公开了一种采用具有液压机的系统来制造在其一面带有或两面均带有一金刚石磨料层的研磨盘的方法。该方法第一步是在轻压下由金属粉末模铸一圆盘。然后,将金刚石磨粒撒到所述圆盘的一面上。所述系统被施加10000伏的电磁力以,使金刚石颗粒获得电荷从而在其最长尺寸上取向。
美国专利号5,368,618(Masmar等人)公开了一种制备涂覆磨料制品的方法,其中的磨料存在的层数被减到最少。一种方法涉及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将底胶前体施用到所述衬底上,部分地固化所述底胶前体,优选采用喷射将多个磨粒施用到部分地固化的底胶前体中,并完全固化所述部分地固化的底胶前体。在一种变型中,复胶(size coat)前体被施用到所述磨粒和固化的底胶上面并完全固化所述复胶。在另一种变型中,所述复胶被施用到所述磨粒和部分地固化的底胶上面并完全固化所述底胶和复胶。
美国专利号5,620,775(LaPerre)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制造小珠涂覆制品的转移制品,所述小珠涂覆制品可具有回射图像和非回射图像。所述转移制品包括(a)传送载体,所述传送载体带有支撑层和附连至所述支撑层的热塑性玻璃小珠剥离层;(b)透明玻璃小珠和部分地嵌入到所述热塑性剥离层中的不规则形状玻璃粒子的混合物层;(c)第一粘结剂层,所述第一粘结剂层形成在所述玻璃小珠和未嵌入到所述热塑性剥离层中的不规则形状玻璃粒子的表面上。还公开了制造转移制品的方法。该传送涂覆方法采用传送载体该传送载体为最简单的形式,包括支撑层和附连至所述支撑层的热塑性剥离层。所述传送载体的热塑性剥离层暂时部分地镶嵌一玻璃小珠层。
发明内容
尽管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了制造磨料制品和转移制品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对低成本制造可用于生产磨料制品的转移制品方面存在需求。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采用转移制品制造固定磨料制品或非固定磨料制品的简化的、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本发明中,术语“固定磨料制品”总体上指磨粒被固定到已固化的第一粘结剂(有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底胶”)和可选地第二粘结剂(有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复胶”)的情形。术语“固化的”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粘结剂已部分地固化和完全固化的情形。术语“部分地固化的”是指树脂粘结剂中的树脂已经开始聚合并经历分子量增加,但树脂继续能够部分溶解在适当溶剂中的情形。术语“完全固化的”是指树脂粘结剂中的树脂已经聚合并成固态,且不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情形。
在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可用于制造磨料制品的转移制品。所述转移制品包括(a)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表面具有根据ASTM D3330/D3330M-04的小于约700克/英寸的剥离值;和(b)布置于所述第一衬底的第一表面上的包含磨粒的粉末。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转移制品,该转移制品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表面带有防粘涂层,该防粘涂层选自含氟材料、含硅材料、含氟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或得自如下单体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所述单体包含具有12至3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术语(甲基)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固定磨料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刚性基底;(b)在所述刚性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涂覆第一粘结剂;(c)提供转移制品,该转移制品包括:(i)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表面具有根据ASTM D3330/D3330M-04的小于约700克/英寸的剥离值;和(ii)布置于所述第一衬底的第一表面上的包含磨粒的粉末;(d)将第一衬底设置于涂覆到刚性基底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粘结剂上,以使所述磨粒接触所述第一粘结剂;(e)将第一衬底从刚性基底上移开;和(f)固化所述第一粘结剂从而使所述磨粒固定到所述刚性基底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5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