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5904.X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9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H·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船舶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5/02 | 分类号: | B65D45/02;B65D90/66;B65D88/12;E05B6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定装置(布置,安排),该锁定装置设置成将以一角度安放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锁定在一起,该第一侧部具有包含杆和横向部分的锁定构件,该第二侧部具有至少一个凸耳,该横向部分能设定在第二侧部的凸耳上的锁定位置中并且能从该凸耳上的锁定位置松开。
背景技术
例如,货物运输容器可以装备有可打开的顶盖,以便能通过起重机从顶部装载和卸载所运输的货物。容器的顶盖可以例如通过设置在容器的顶部边缘上的闩锁或扣钩锁定就位。一种这样的解决方案在公告FR2730710中示出。
专利公告WO2006021734提出一种用于紧固容器的顶盖的紧固构件。该紧固构件由与容器一样高的杆和水平部分组成,该杆具有紧固到其底部以用于转动该杆的手柄,该水平部分当该手柄转动时在顶盖组件中I字梁的底部凸缘的顶部上转动,因此,将顶盖组件锁定就位。
专利公告FI20075146提供一种容器顶盖锁定装置,它具有防止容器顶盖上升的水平部分和安装成从水平部分向底部延伸的杆。在垂直杆的底端处,设置手柄以用于操作该锁定装置。在一端处,手柄紧固到容器的壁上,以使该手柄能相对于它的紧固点转动以及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在其底端处,该垂直杆紧固到该手柄上,以使该杆的紧固点位于距安装手柄的轴的壁一定距离处,因而向下压手柄可将该杆向下拉。垂直杆的紧固点位于不同的垂直轴线上并比手柄的紧固点低,如在锁定位置中所看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锁定装置。
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凸耳可以转动远离锁定位置中横向部分的下方,并且可锁定以留在锁定位置中横向部分的下方。
本发明的思想是,锁定装置设置成将形成一定角度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锁定在一起,以使第一侧部具有包含杆和横向部分的锁定构件。横向部分可定位(安顿,停留)到第二侧部的凸耳上的锁定位置中,并可以从该凸耳上的锁定位置释放(松开)。第二侧部上的凸耳也可布置成转动远离锁定位置中横向部分的下方,并可锁定以留在锁定位置中横向部分的下方。因此,锁定可以通过使用第一侧部的锁定构件和另外通过转动第二侧部上的凸耳来打开和关闭。第一侧部的锁定构件能从第一侧部使用,而第二侧部上的凸耳也可以从第二侧部转动。锁定装置可以设置到例如运输容器(集装箱)的顶盖上,由此运输容器的壁形成所述第一侧部,运输容器的顶盖形成所述第二侧部。容器顶盖的锁定然后可从容器的侧部打开,或者如果需要从顶盖的顶部打开。这样,在容器例如并排装到船中因此从容器壁的侧部打开锁定构件很困难情况下,容器的顶盖也能很容易拆卸。另一方面,顶盖的锁定也能从容器的侧部打开,也就是说,当容器旁有足够的空间时,不必攀登到顶盖上来打开锁定,这意味着工作安全不冒险。另外,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也可以都是垂直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角是垂直的。在这种情况下,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从锁定之后保持固定的侧部打开锁定而使用。因而打开侧部不能推向打开锁定的人员,也就是说,打开锁定是安全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在附图中更详细地说明,在附图中:
图1是容器的顶盖上的锁定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容器的顶盖上的锁定装置的示意前视图,
图3是容器的顶盖上的锁定装置的示意顶视图,
图4是属于锁定装置的手柄的示意前视图,
图5是图4的手柄的示意侧视图,
图6示出图4的手柄沿着图4的线B-B的剖视图,
图7示出图5的手柄沿着图5的线A-A的剖视图,
图8是锁定装置的手柄如从顶部斜着看时的示意图,
图9是图3的锁定装置沿着图3的线C-C的示意剖视图,以及
图10是图3的锁定装置沿着图3的线D-D的示意剖视图。
在附图中,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为清楚起见简化示出。各附图中类似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标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容器顶盖1,该容器顶盖1通过它的边缘抵靠容器壁2的顶梁3设置。该顶盖1是可拆卸的,因而能从顶部将待运输的货物装载入用来运输货物的容器中并从顶部卸载。
顶盖1通过用锁定机构的横向部分4向下压该顶盖1的凸耳5而锁定就位。该横向部分4连接到杆6上。
按照图2,横向部分4从杆6朝两个方向延伸,也就是说,该杆的顶端是T形。设有两个凸耳5,因而横向部分4定位在每个凸耳5上,杆6在两个凸耳5之间向下延伸。杆6设置成穿过顶梁3中的开口,因而杆6能牢固地支承到壁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船舶公司,未经朗船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5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