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媒体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6285.6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兵;张鹏;高云超;王业奎;陈越;虹·希瑟·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8 | 分类号: | H04W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媒体 自适应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要求2009年10月8日提交的名为“多比特率切换和按需转码结合应用于细粒度媒体自适应”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249,827号的在先申请优先权,并要求2010年7月16日提交的名为“结合应用多比特率切换和按需转码”的美国非临时申请第12/837934号的在先申请优先权,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的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媒体自适应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
通信系统上分发媒体(常另称为“内容”),例如,电影、音乐、多媒体等等,已成为一种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及娱乐的可行方法。但是用户可能使用具有不同功能或要求的设备来观看内容。例如,某些用户可能通过极高分辨率的高分辨率电视机观看媒体(高分辨率可近似等同于高比特率),某些用户可能通过中等分辨率的计算机屏幕观看媒体,还有大量的用户可能通过具有相对较低分辨率(或为低比特率)的手持式通信设备,例如,第三代或第四代智能手机,观看媒体。显然,向手持式通信设备分发高分辨率视频,是对通信系统带宽的浪费,而通过高分辨率电视机观看的低分辨率视频会导致糟糕的客户满意度。
因而须依据用户要求,选择合适的分辨率(比特率)来分发媒体。以不同的比特率分发媒体的能力常称为媒体自适应,其中比特率取决于用户需求。但是常用的媒体自适应技术可引致高存储要求和/或高计算量要求。
多比特率(MBR)切换和转码是两项常用的媒体自适应技术。在MBR中,可以多种比特率准备(编码)及存储媒体。接着,根据用户要求,使用合适的比特率向用户分发媒体。提前准备多比特率媒体,可凭借低计算成本和高性能在媒体分发方面占据优势,原因在于已对媒体进行编码,而无须进一步编码。
通过转码,可用单一比特率准备(编码)及存储媒体,再根据用户要求,选择合适的比特率以进行动态转码(再编码)。转码可有利于支持大量的比特率,原因在于媒体仅须以单一比特率予以存储,再转码为任何所需的比特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提供媒体自适应的系统及方法,一般情况下,可用于解决或绕过这些问题和其它问题,并实现主要的技术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向电子设备提供媒体的方法。本方法包括接收具有一组特征的媒体的请求,并确定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是否存储于媒体存储器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具有一组特征的媒体存储于媒体存储器中的情况下,从媒体存储器中获取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具有一组特征的媒体未存储于媒体存储器中的情况下,对具有另一组特征的另一个媒体进行转码,以产生具有该组特征的经转码的媒体。上述方法还包括从媒体存储器向电子设备提供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或经转码后而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向电子设备提供媒体的方法。本方法包括接收具有一组特征的媒体的请求,并确定具有那一组特征的媒体是否存储于媒体存储器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具有一组特征的媒体存储于媒体存储器中的情况下,从媒体存储器中检索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具有一组特征的媒体未存储于媒体存储器中的情况下,对具有另一组特征的另一个媒体进行转码,以在转码后生成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或从媒体服务器检索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上述方法还包括为电子设备从媒体存储器提供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从媒体服务器提供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或经转码后而具有该组特征的媒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接收器、一个发射器、一个与发射器和接收器相耦合的控制器以及一个与控制器、接收器和发射器相耦合的存储器。接收器自数据输入端口接收传入信息,发射器将传出信息发射至数据输出端口,以及控制器结合固定比特率媒体和媒体片断的按需转码,以生成具有多种特性支持的媒体流。存储器存储媒体片断。
实施例的优势之一在于MBR的功能和转码技术经利用可向多种比特率提供支持,而不会要求大量的媒体存储和/或大量的计算功能。
实施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计算要求不会随着通信系统扩大规模并支持大量用户而出现巨大的增幅。
下文将详细列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和技术优势,以便使以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更易懂。后文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功能和优势,构成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主题。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应深知,本文所透露的概念和指定实施例可被用作为修改或设计与本发明拥有相同目的的其它结构或流程的基础。上述技术人员还应认识到,这些等效结构并不违背追加申请中阐述的发明的实质和范畴。
附图简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6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碳烃芳构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氧化镥纳米粉体的水热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