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卸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7058.5 | 申请日: | 201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8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哲;冈本光正;及川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卸卡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矿山开发等的大型刚性自卸卡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这样一种大型刚性自卸卡车,即将车体前侧保险杠的左右的一端侧作为辅助平台,并且在该保险杠的一端侧设置用于从地面通向辅助平台的阶梯状的软梯,还设置有用于从辅助平台通向驾驶室前方的主平台的固定梯(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064,023号说明书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由于有关使用梯子等阶梯时的上下乘降性的规定很严格,因此避免使用坡度大的阶梯。但是,如果解除阶梯坡度的限制,则由于阶梯的下部向车辆主体的前侧突出很多,因而存在不仅使车辆主体的接进角(从前轮的接地点到车体的前端下部的角度)减小,而且使旋转半径增大的问题。
另外,虽然通常将阶梯设置在车辆主体的侧面,但是,如果在侧面设置阶梯,则在车辆主体发生晃动而向侧方下沉等情况下,存在阶梯的下部撞到路边的岩石等而受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卡车,能够使阶梯的坡度缓和,并且能够良好地维持接进角和旋转半径的同时防止阶梯受损。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自卸卡车中,将上下乘降用的阶梯设置于车辆主体的前部侧,该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包括:上侧阶梯,其从所述车辆主体的上方越向下方下降越趋向前方;下侧阶梯,其设置于所述上侧阶梯的下端,并且从上方越向下方下降,从车辆主体的外侧越趋向内侧,所述下侧阶梯的 外侧的下部高度位置比内侧的下部高度位置高。
另外,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一对所述阶梯彼此分开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侧阶梯的外侧角部,设置有俯视时越趋向前方越位于内侧的阶梯侧倾斜部。
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的后轮是双车轮,所述下侧阶梯中前表面与所述阶梯侧倾斜部的边界部分被设定在构成所述双车轮的内侧车轮的宽度内。
在此,“双车轮”是指由并排设置在同轴上的一对车轮构成的车轮。
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所述下侧阶梯的前表面及所述阶梯侧倾斜部由盖板形成,该盖板从前方看时越趋向外侧下端位置越高。
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所述下侧阶梯的内侧端部位于比所述车辆主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靠近外侧的位置。
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所述下侧阶梯的下端与所述车辆主体的保险杠连接,所述保险杠上部成为具有能够在所述车辆主体的左右方向上自由往来的前后宽度的通路。
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保险杠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前表面连接且在俯视时越趋向前方越位于内侧的保险杠侧倾斜部。
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特征在于,一对所述阶梯彼此分开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左右两侧,一对所述阶梯的下侧与所述保险杠连接,一对所述阶梯的上侧与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的上部左右的连通通路连接,在所述车辆主体的夹在一对所述阶梯的位置设置有使冷却空气流通的前格栅。
根据上述本发明,虽然阶梯由上侧阶梯和下侧阶梯构成,但这时,由于上侧阶梯从车辆主体的上方越向下方下降越趋向前侧,下侧阶梯从上方越向下方下降从外侧越趋向内侧,因此,在上侧阶梯和下侧阶梯的连接部分形成有方向转换部。从而可以缩短上侧阶梯的长度,即从上侧阶梯的上端到方向转换部的长度,能够在现有的阶梯从车辆主体突出的量的范围内进一步缓和坡度。另外,因为下侧阶梯从车辆主体的外侧向内侧倾斜,所以即使充分地缓和坡度,也不会向车辆前方突出。因此,在缓和上下的各阶梯以改善上下乘降性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维持接进角和旋转性。另外,因为下侧阶梯的外侧高度位置比内侧高度位置高,所以即使在车辆主体晃动而向左右下沉 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下侧阶梯很难撞到路边的岩石等障碍物。
因为在保险杠和阶梯设置有俯视时的倾斜部,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大接进角,特别是通过在阶梯设置阶梯侧倾斜部,能够维持小的旋转半径,并且能够使旋转时的处理变得容易。
因为下侧阶梯的内侧端部位于比车体主体中央靠近外侧的位置,所以,例如在车体主体的前部侧的中央附近设置有作为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口即前格栅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前格栅被配置于车辆主体的前部侧的下侧阶梯挡住的面积。因此,能够经由前格栅良好地吸入外部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70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