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创建同时进入的电路交换呼叫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7635.0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尼可拉斯·艾代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科系统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戚传江;穆德骏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创建 同时 进入 电路 交换 呼叫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呼叫,特别是能够处理多个视频呼叫的ISDN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包括在包交换网络(例如,WAN、LAN)和/或电路交换网络(例如,ISDN)上进行实时视频、音频和/或数据流通信的多个端点。端点包括一个或更多监视器、摄像头、麦克风和/或数据捕捉设备以及分别对输出流和进入流编码和解码的编解码器。对于不同的网络技术,不同的协议用于语音和数据传输,例如,H.320用于电路交换网络而H.323用于包交换网络。当视频会议涉及使用不同网络技术的参加者时,他们将不得不通过网关(例如,H.320/H.323网关)进行视频会议呼叫,网关执行不同协议(例如,H.320和H.323)之间的“转换”工作。
来自国际电信联盟(ITU)的H.320标准是用于在诸如ISDN的电路交换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常用标准。H.320是具有定义不同协议层的多种子标准的泛标准。示例是H.221。H.221是H.320的成帧协议。视频呼叫要求能够提供比单一ISDN信道(下面称为信道)更多的带宽,从而建立多个信道以形成组合的较高带宽通信链路。组成这种通信链路的信道传统上叫做主呼叫和子呼叫。主呼叫是要创建的第一信道,而子呼叫是要创建的后续信道。主呼叫和子呼叫都是互相独立地从呼叫端点拨叫到被叫端点。H.221聚合协议直接定义了在每个信道中发送H.221帧。这些帧为每个信道提供子呼叫标识符(信道编号,n),其在点对点视频呼叫中工作良好。然而,如果接收端点从多个发送端点接收视频呼叫,那么将无法识别哪个子呼叫属于哪个连接。因为接收端点不能可靠地重建通信链路,所以接收端将丢弃子呼叫或一起丢弃整个连接。
对于接收端点,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一次仅接受一个进入的连接。端点将需要立刻丢弃具有子呼叫标识符n=1(指示新主呼叫)的信道,直到对于当前进入的连接已创建所有子呼叫。这将明显地提供不好的用户体验,迫使呼叫者再次拨叫直到他们的连接被接受。
另一中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来自呼叫控制层(Q.931)的有时可用的呼叫编号信息,并且将具有相同呼叫编号的所有ISDN信道看作同一连接的一部分。然而,该信息的提供依赖于可能不可用的可选辅助服务(CLIP),该信息可能被隐藏(CLIR),并且网络可能修改或剥离该信息。此外,不同连接可能具有相同的呼叫编号(例如,从网关到另一个网关的多个连接),或者一个连接内的呼叫编号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跨越不同PRI的ISDN信道)。
又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BONDING consortium[s1]的BONDING协议,通过发送每个ISDN信道中带内的连接标识符(组ID)以及子呼叫标识符(信道ID)来解决问题。连接标识符由接收端点分配,并在所有进入的连接中保持唯一。每个呼叫端点在其子呼叫的每个内发送其自身的连接标识符,以允许接收端点识别远程端点使用哪个ISDN信道。接收端点使用在给定连接内全不相同的子呼叫标识符来重排序ISDN信道。因此该技术向ISDN端点(能够处理多个连接)或ISDN网关提供接收同时进入的BONDING连接的能力。
图1示出了在ISDN网络中呼叫网关的两个远程端点A和B。第一个数字表示连接标识符,而第二个数字表示每个ISDN信道内发送的子呼叫标识符。然而,较旧的端点可能不支持BONDING协议。
BONDING协议要求在可以传递媒体之前连接的所有信道部分要同步。然而,H.221聚合协议允许传递媒体的同时仍然将新ISDN信道添加到连接,从而在尽可能快地创建同时进入的连接,然后在必要时添加更多信道到这些连接以逐渐改善媒体质量方面存在重大利益。本发明允许更快、更可靠的呼叫建立,避免或者拒绝呼叫或者不能成功地创建呼叫。
发明内容
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中定义的特征描述了该布置和方法的特征。特别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允许ISDN端点或网关通过控制远程端点发送每个子呼叫上的成帧的次序来创建同时进入的连接。通过延迟传输特定子呼叫上的成帧,接收呼叫的端点可以保证任何时候仅有一个远程端点开始传输具有新的子呼叫ID的成帧,从而迫使端点开始按已知顺序的次序传输成帧,允许接收端点跟踪给定子呼叫属于哪个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更容易理解,下述讨论将参照附图,
图1示出使用BONDING协议的现有技术的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同时呼叫的示例性创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科系统国际公司,未经思科系统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7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