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28909.8 申请日: 2010-06-29
公开(公告)号: CN102469786A 公开(公告)日: 2012-05-23
发明(设计)人: A·苏提-海因茨 申请(专利权)人: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56 分类号: A01N43/56;A01P21/00
代理公司: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代理人: 王媛;钟守期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改善 作物 幼苗 生长 出苗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氟唑菌苯胺(penflufen)用于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用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

自从有益植物首次栽培以来,除了改善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抗性以外,提高作物产率一直是种植植物时最重要的目的。各种方法,如耕种、施肥、灌溉、栽培或作物保护剂等,都用于改善产率。例如,改善产率方面(例如通过改善结籽(seed setting))和降低产量损失方面(例如由于恶劣气候,即,太干、太湿、过热或过冷的气候,或由于有害物如昆虫、真菌或细菌的侵袭)的栽培成果互相补充。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为了提供充足的食物并同时保护其他现存的自然空间,在不扩大经济上可耕地的情况下,产率的大幅度增长绝对是有必要的。

一种改善植物生长的方法是已实施了几个世纪的已知的施用有机肥料(H.Marschner,“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s,”Academic Press:New York第674页(1986))。现代人已开发了一种复杂的无机肥料生产系统以生产简单产品,使种植者和农民可将其施用至土壤或正在生长的作物以通过促进生长来改善性能。植物大小、呈色、成熟度和产量均可通过肥料产品的施用而改善。无机肥料包括这种常规施用的化学品如硝酸铵。有机肥料可包括牲畜粪和堆肥草坪垃圾(composted lawn debris),以及许多其他来源。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施用肥料来改善植物生长并不适宜并且会导致效果不足。

另一种导致更好或更快的植物生长的策略是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US 6,239,332和DE 19940270)。但是,这种方法仅在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限制了生长的情况下才是有前景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改变细胞周期控制来调节植物生长(WO 01/31041A、CA 2263067、WO00/56905A、WO 00/37645A)。但是,植物构造(plant′s architecture)的改变可能是大量干涉(massive intervention)植物生长控制的有害副作用(WO 01/31041A;CA 2263067)。其他方法可包括推断转录调节因子(putat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例如在WO 02/079403A或US 2003/013228A中所要求保护的。这种转录调节因子通常存在于基因家族中,其中该家族成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相互干扰(cross talk)和/或拮抗防治(antagonistic control)。另外,转录因子的作用依赖于其识别序列在目标生物体中的精确存在。这一事实可能使从模板物种(model species)至目标生物体的转移更复杂。

WO 2005/018324描述了一种采用特定的甲酰胺(carboxamide)的植物生长促进方法。

WO 2008/148482和WO 2008/148476均宽泛地教导了氟唑菌苯胺对作物生长的积极效应。但是,该参考文献中未教导对大豆作物的出苗或幼苗生长的具体效应。

幼苗出苗的时间可决定其未来成为植株的前景。早出苗意味着植株开始更快地形成,这可能给种植者带来更高的产率。

改善的早出苗一方面意味着更快的出苗时间(种子生长至土壤表面之上所花的时间),另一方面意味着更高的出苗率(种子生长至所述表面的数目),以及优选地更好的生长。

尽管现有技术中描述了这些方法,但是对于提供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仍然存在巨大的需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作物(特别是大豆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优选

(a)减少出苗时间(种子生长至土壤表面之上所花的时间);

(b)提高出苗率(种子生长至所述表面的数目);以及

(c)改善幼苗生长。

此目的通过使用式(I)的化合物以改善作物的幼苗生长和/或早出苗而实现:

即,N-{2-(1,3-二甲基丁基)苯胺基}-1,3-二甲基-5-氟-4-吡唑(下文中称为“氟唑菌苯胺”)。

根据本发明,已发现通过将氟唑菌苯胺施用至作物的种子可以改善作物(特别是大豆作物)的出苗。

氟唑菌苯胺已知于WO 2006/092291A2。该现有技术文献还描述了这种吡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未经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8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