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阀、特别是用于喷漆系统的回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9853.8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9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R·梅尔歇尔;F·赫勒;M·鲍曼;T·布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尔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德国比梯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特别是 用于 喷漆 系统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阀,特别是回收阀,其用于喷漆系统中,例如在涂料变换过程中用于将残留涂料、冲洗剂、涂料泡沫、空气和/或压缩空气从涂料管路、装载区域等传送到回收系统中,和/或用于阻止自主地向下游流动的涂料流走到回收系统中。
背景技术
图13A示出了用于对车身部件进行喷漆的传统的喷漆系统1的高度简化的形式,其中,喷漆系统1包括作为施加装置的旋转式雾化器2,所述旋转式雾化器2具有喷杯3,所述喷杯在操作时产生油漆喷射4。从而,旋转式雾化器2被供给经由涂料管路5施加的油漆,主针阀6位于涂料管路5中,所述主针阀将油漆流引导到旋转式雾化器2,且在涂覆过程中打开。而且,众所周知的喷漆系统1装配有回收管路7,回收阀8位于回收管路7中,其中,回收管路7通到回收系统中,以获取在涂料变换过程中残留的残留物(例如冲洗剂、残留涂料、涂料泡沫)并经济地处置它们。
当在喷漆系统1中变换涂料时,首先主针阀6关闭,从而,中断油漆向旋转式雾化器2的流动。回收阀8然后打开,且涂料管路5使用冲洗剂和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吹送)被清洁,涂料管路5中残留的油漆残留物经由被打开的回收阀8和回收管路7传导到回收系统中。然后,涂料管路5被装载(加压)期望颜色的新的油漆,其中,主阀针6在回收阀8被打开时仍关闭。当没有更多的涂料泡沫或压缩空气在回收阀8下游从回收管路7中出来而是出来新的涂料时,可停止装载。这通过喷漆系统1识别,在该例子中,通过由光源9和光学传感器10构成的光栅识别,其中,光源9和传感器10位于回收管路7的相反侧,在该区域,回收管路7是透明的,使得光栅探测从回收阀8之后出来的流体的透光率。在冲洗涂料管路5的过程中,冲洗剂、残留涂料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流过回收管路7,该混合物由于其中具有高比例的空气而具有相对较高的透光性。在装载涂料管路5之后,新鲜油漆出现在回收阀8的出口处,所述新鲜油漆几乎不包含压缩空气,因此基本不能透光。传感器10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11连接,如果光栅探测到回收阀8的出口处出现新鲜油漆,所述控制单元关闭回收阀8。
图13B示出了根据图13A的喷漆系统1的一种已经公知的改型,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回收管路7在此在主针阀6之后的下游位置处从涂料管路5分叉。
首先,上述的喷漆系统1的一个不足在于,回收管路7会在操作过程中变脏,因此,光栅不再能探测流经流体的透光性。
上述的传统的喷漆系统1的另一不足在于,光学传感器10的反应与关闭回收阀8的操作之间的反应时间,其中,新鲜油漆在反应时间过程中经由回收管路7被传导走,这会导致涂料的相应损失。
上述的传统的喷漆系统1还需要成光源9和光学传感器10的形式的附加构件来控制回收阀8,从而,制造和试运行的成本以及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大。
而且,从现有技术还公知,回收阀8可在涂料变换过程中在没有光栅的情况下根据指定的时间程序被致动。在此,假设,在冲洗操作之后的涂料变换过程中,新鲜油漆可在特定的时刻出现于回收阀8之后的下游回收管路7中。
基于时间程序对回收阀8的上述现有的控制方式的不足在于,在涂料变换中用于冲洗和随后装载新鲜油漆所需的时间与油漆的粘度有关,使得错误调节的粘度或粘度波动会导致错误地控制回收阀8。如果回收阀8关闭太晚,则新鲜油漆将经过回收管路7传导到回收系统中,这将产生相应的涂料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回收阀8关闭太早,则在回收阀8之前的上游涂料管路5中仍存在之前的冲洗操作的残留物,从而,在打开主针阀6之后会损害喷漆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合适地改进上述的传统喷漆系统1,特别是,提供一种在变换涂料时以尽可能小的工作量且尽可能精确地控制回收阀8的技术方案。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本发明的回收阀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尔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杜尔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9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