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醇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0113.6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W·D·巴克;B·D·黑斯特拉;W·C·陈;C·D·米哈尔策;P·L·川;C·科莱特;J·C·布罗姆雷;B·阿尔西纳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西兰郎泽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C12P7/42;C12P1/04;C12P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姜建成;张广育 |
地址: | 新西兰*** | 国省代码: | 新西兰;NZ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优化对生物反应器的含CO底物供应的方法,其中用一种或多种一氧化碳营养微生物的培养物对所述底物进行发酵以产生包含一种或多种醇和/或酸的产物,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确定所述生物反应器中的酸水平,其中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的酸水平的变化导致底物供应的变化。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间点之间酸水平的上升导致底物供应的增加。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间点之间酸水平的下降导致底物供应的减少。
4.一种增加在生物反应器中由一种或多种一氧化碳营养微生物对含CO底物进行发酵以产生包含酸和/或醇的产物的效率的方法,其中供应所述底物以使得所述生物反应器中的酸水平保持在预定阙值浓度之间。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物供应响应酸水平的变化而被自动控制。
6.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酸水平保持在1-10g/L发酵液的预定阙值浓度之间。
7.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酸水平保持在2-8g/L发酵液的预定阙值浓度之间。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酸水平是通过测量所述培养物的pH来确定。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是连续的。
10.一种确定最佳底物供应水平和/或范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这样的水平或基本接近这样的水平向生物反应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一氧化碳营养微生物的培养物提供底物,即所述水平使得通过对含CO底物进行发酵产生所需的醇∶酸产物的比例。
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产物具有至少2∶1的醇∶酸的比例。
12.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产生的产物具有至少3∶1的醇∶酸的比例。
13.一种提高由含一种或多种一氧化碳营养微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对含CO底物进行微生物发酵以产生包含酸和/或醇的产物的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底物使得所述微生物培养物产生H2。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底物使得H2的产生水平为所述微生物培养物所发酵的底物的至少1.0mol%。
15.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是连续的。
16.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酸是乙酸盐。
17.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醇是乙醇。
18.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物是气态的。
19.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物包含作为工业过程的副产物得到的气体,所述工业过程选自:铁金属产品制造、非铁产品制造、石油炼制过程、生物质的气化、煤的气化、电能生产、炭黑生产、氨生产、甲醇生产和焦炭制造。
20.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CO底物包含以体积计至少约15%至约95%的CO。
21.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CO底物包含以体积计至少约40%至约70%的CO。
22.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选自:梭菌属(Clostridium)、穆尔氏菌属(Morrella)、热球菌属(Pyrococcus)、真杆菌属(Eubacterium)、脱硫杆菌属(Desulfobacterium)、氧化碳嗜热菌属(Carboxydothermus)、产醋菌属(Acetogenium)、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ium)、厌氧醋菌属(Acetoanaerobium)、丁酸杆菌属(Butyribacterium)和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西兰郎泽科技公司,未经新西兰郎泽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01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