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钙类颗粒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0291.9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松尾隆史;真壁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主分类号: | B02C1/12 | 分类号: | B02C1/12;B02C1/02;A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钙 颗粒 制造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2009年7月7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09-160386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全部引用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酸钙类颗粒的制造方法以及在该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磷酸钙类颗粒的制造方法一般已知下述制造方法:在以磷酸钙类材料作为主成分的原料中,添加粘合剂、发泡剂、可燃性珠等,分散到水、有机溶剂等中,形成浆料,将该浆料化材料流入模具成型;或者将含有这些成分的高粘度组合物挤出成型,从而制造具有一定形状的成形体,根据需要将烧制的成形体使用颚式破碎机的粉碎机或者乳钵等粉碎,进行筛分,调节为规定的粒度(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81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使用颚式破碎机这样的粉碎机的现有公知的制造方法中,希望获得的磷酸钙类颗粒的粒径是几毫米左右时,对于上限规格以上的粒度的颗粒可以再次进行粉碎处理,但对下限规格以下的粒度的颗粒已经无法使用,具有产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磷酸钙类颗粒的制造产率的制造方法以及该方法中使用的装置。
本发明人等经过认真研究,从而发现:在制造以磷酸钙类材料作为主成分的成形体后,该成形体通过相互平行排列地突出的多个针状突起物压缩粉碎,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磷酸钙类颗粒的制造产率,从而完成本发明。即,本发明的磷酸钙类颗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将主成分由磷酸钙类材料形成的成形体通过多个针状突起物粉碎。
通过这种结构,与现有的辊磨机粉碎等相比,可以更高收率地得到特定粒径范围的粉碎物(磷酸钙类颗粒)。例如,通过替换突起物的大小和配置,可以得到所希望的颗粒。
在本发明中,优选前述成形体在内部具有一个方向取向的多个空孔,在前述一个方向和前述针状突起物的突出方向一致的状态下,使针状突起物在前述突出方向上移动,压缩粉碎。在内部具有在一个方向取向的空孔的成形体希望在粉碎时得到希望大小的颗粒,通过这种结构,替换突起物的大小和配置,可以容易地得到所希望的颗粒。
在本发明中,前述针状突起物的粒径优选为1.0~2.0mm。这里,所述针状突起物的直径,是指针状突起物中贯通成形体的部分的基部的直径。另外,每单位面积的前述针状突起物的根数优选为5~35根/cm2。此外,前述针状突起物的栅格角度优选为60~120°。通过这些结构,可以得到所希望的大小和形状的颗粒。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和前述一个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厚度是1.5~3.0mm的磷酸钙类材料的成形体压缩粉碎,可以得到粒径是1.0~5.0mm的磷酸钙类材料。
压缩粉碎由本发明的磷酸钙类材料形成的成形体的装置包括:下面挤压模具,其搭载前述成形体;防堵塞板,其配置在前述下面挤压模具上方;上面挤压模具,其配置在前述防堵塞板上方,在下方突出的多个针状突起物水平并排设置;驱动机构,其使前述上面挤压模具和下面挤压模具中的一个朝向另一个相对移动,使前述针状突起物贯穿前述防堵塞板、前述成形体和前述下面挤压模具。
附图说明
该发明应当从参考附图的以下合适的实施方案的说明,更明确地理解。然而,实施方案和附图仅仅是用于图示和说明,不应当用来确定该发明的范围。该发明的范围通过附上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确定。在附图中,多个图的相同的部件编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案的压缩粉碎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案的压缩粉碎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将同上的压缩粉碎装置的主要部位放大的主视图。
图4(a)是从下方观看同上的压缩粉碎装置的上面挤压模具的仰视图,图4(b)是其放大图,图4(c)是针状突起物的配置的变形例,图4(d)是表示针状突起物的配置的又一个变形例的放大图。
图5是同上的压缩粉碎装置的针状突起物的侧视图。
图6(a)是从上方观看下面挤压模具的俯视图,图6(b)是下面挤压模具和防堵塞板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通过同上的压缩粉碎装置粉碎的成形体的透视图。
图8(a)~图8(d)是表示同上成形体的成形方法的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0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