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重车的车身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0490.X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F·J·雷诺兹;R·L·赫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方技术服务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美国怀***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 车身 | ||
1.一种用于运输具有不同的密度的原料的矿用自动倾卸式载重车的组合车身,该车身具有前面挡板,相对放置的侧面挡板和纵向的底面,而且车身可以安装到载重车的底盘上的位于车身下方的枢轴支点的位置上,底面包括:
第一横切前端部分,当车身处于有效载荷的运输方向时,其被布置为与水平方向形成5度到26度角;
第二横切中间部分,当车身处于有效载荷的运输方向时,该第二横切中间部分被布置为与水平方向形成6度到26度角,第一和第二部分与侧面挡板和前面挡板连在一起从而形成有效载荷的体积,当车身枢轴向上移动以便分配有效载荷时,在该体积中装载的有效载荷具有位于枢轴支点的前方的质心;以及
附着到中间部分上的横切的尾部面板,当车身处于有效载荷的运输方向时,尾部面板被布置为与水平方向形成0到15度的角度,从而使得尾部面板能够对低密度的有效载荷的体积起到部分支撑的作用,尾部面板为有效载荷形成倾卸通道,以致当车身枢轴向上移动以分配有效载荷时,负载的质心保持在枢轴支点的前方。
2.一种具有前面挡板,相对放置的侧面挡板和纵向的底面的载重车的车身,底面包括:
第一横切前端部分,当车身处于有效载荷的运输方向时,其被布置为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一预定角度;
第二横切中间部分,当车身处于有效载荷的运输方向时,该第二横切中间部分被布置为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二预定角度;以及
附着到中间部分上的横切的尾部面板,当车身处于有效载荷的运输方向时,尾部面板被布置为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三预定角度,尾部面板为有效载荷形成倾卸通道,以致当车身枢轴向上移动以分配有效载荷时,负载的质心保持在枢轴支点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载重车的车身,其中第一预定角度是在5度和26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载重车的车身,其中第二预定角度是在6度和26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载重车的车身,其中第三预定角度是在0度和15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载重车的车身,其中尾部面板对低密度的有效载荷的体积起到部分支撑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载重车的车身,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枢轴支点,该枢轴支点位于车身的下方可以用于将车身安装到载重车的底盘上。
8.根据权利要求7中的载重车的车身,其中底面,侧面挡板和前面挡板形成有效载荷的体积,当车身枢轴向上移动以便分配有效载荷时,在该体积中装载的有效载荷具有位于枢轴支点的前方的质心。
9.一种用于运输具有不同的密度的原料的矿用自动倾卸式载重车的组合车身,该车身具有纵向的底面,该纵向底面上有成对的位于侧面位置上的相对间隔放置的向上延伸的连接到底面上的侧面挡板,前端向上延伸的前面挡板连接到侧面挡板之间,以形成用于装载负载的体积,该底面包括:
连接到前面挡板上的第一前端面板,而且当车身处于用于运输的较低位置上时,其被布置用于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一预定角度;
第二中间面板,当车身处于较低的方向时,其被布置用于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二预定角度;以及
尾部面板被布置用于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三预定角度,第三预定角度小于第二中间部分的第二预定角度,尾部面板被进一步进行布置,以致当车身旋转进入到倾卸位置时,尾部面板不会在车身上施加显著的负载扭矩。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的载重车的车身,其中第三预定角度被布置为当车身旋转进入到倾卸位置时,尾部面板不会在车身上施加显著的负载扭矩。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载重车的车身,其中车身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枢轴支点的车身,通过该支点,车身可以通过枢轴安装到载重车的底盘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的载重车的车身,其中尾部面板为有效载荷形成倾卸通道,以致当车身枢轴向上移动以分配有效载荷时,负载的质心保持在枢轴支点的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方技术服务国际公司,未经西方技术服务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04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